妙用“朗读”达成教学目的的实例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716|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003
发表于 2020-8-22 1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老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所谓的亮点,首先应放在朗读上。”《语课标》也明确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笔者以《歌唱小二放牛娃》的教学实践为例,浅析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进行课文的朗读,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一、初读:读通文本
  读通文本是理解课文的基础。读通是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篇课文。笔者要求学生在读中识得新字(如“沟”“埋”、“骗”、“牺”、“牲”),懂得新词(如“危急”、“微笑”、“染红”、“悲愤”),记住字形、初晓字义,做到字字会认,句句读准。要求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颠倒词句,不读破句子。
   笔者一般通过四个步骤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
  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学生通过圈、画、批,解读文中的生字新词。还可以通过查阅注释和工具书认得生字字音,了解字词的含义。默读的目的是为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扫清障碍。②听读:听老师范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照自己的读音,如有读错的音,及时纠正,通过听老师合乎规范的朗读,从而诱发学生产生再次朗读的愿望。③自由读:给学生发声练读的机会,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程度,区分多音字(如“挑” ),轻声字(如“哪儿”中的“儿” )等读音情况,并且反复读、直到读顺为止。④齐读:分全组齐读、全班齐读,目的是带动读音不准的学生,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这些环节,笔者要求严格,就连标点符号都要读出区别,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再读:体会情感
  学生虽已读顺、读熟了课文,可并未真正读懂文意,读懂文意是教学的重点。为使学生真正读懂《歌唱》,笔者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再次朗读。
  1.介绍历史,了解背景
  《歌唱》内容通俗易懂,但由于现在的小学生远离战争年代,对当时的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很大程度地阻碍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据此,笔者先把写作背景及课文的历史背景向同学做详细的介绍,尤其是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鸡毛信》、《小兵张嘎》的有关片段,使他们对“抗日战争”“扫荡”“埋伏圈”“掩护”等词汇有一些感性认识。这样做就能激发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层了解文意的强烈欲望。
  2.巧用空白,补充情景
   《歌唱》这首诗歌叙述故事时跳跃性大,塑造人物英雄形像的情景不可能描写得详细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顺叙的方式,把这个倒叙的故事进行丰富完整的二次描绘,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文意。
  (1)巧用想象。讲述故事的时间:“九月十六的那天早上” ,地点:“山沟” ,“人物” :“王二小、敌人、几千老乡” ,事情起因:“敌人扫荡”情况“十分危急”时,笔者这样设计:敌人“抓住”王二小时请同学想象一下当时“抓”的情景,同学们积极回答,有的说:一把抓住王二小的衣襟,把他拎起来,狠狠地摔在地上,再用脚踹。有的说:把闪着冷光的尖枪死死地架在二小的脖子上,脖子上都割出血来……对学生的回答,只要突出“敌人的凶暴” ,教师都应给予鼓励。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激活了思路,有助于课文的深入理解,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自由朗读2~3小节,通过对朗读节奏的把握来读出敌人的凶暴。
  (2)巧用假设。讲述“二小顺从地走在前面”时,笔者做出了假设:假如你就是当时的王二小,你会“顺从”凶暴的敌人吗?有的同学说:不会,会逃,大声喊救命!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后):二小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回答:想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打死他们。教师:当敌人发现上当时,会伤害他吗,二小想到这个吗?(让学生默读课文后回答)学生:他想到了但他愿意牺牲。教师又假设:你愿不愿意被敌人“挑在枪头上” “摔死”?(学生寂静,没人回答,都在思考)此时,王二小英勇雅畏的英雄形象已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起来,学生心中已充满了对二小的崇敬之情和对敌人的雅比仇恨。再读课文,他们仿佛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个时候笔者再让学生自由朗读2~5小节,让他们充分地宣泄已产生的情感。
  教师的假设引导,不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的深意,而且能让学生经受了精神的洗礼。
  (3)借助插图,读懂文意。 笔者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比较敌人的凶暴和王二小的“面带微笑”“机智勇敢”“视死如归” ,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笔者和学生齐读 ~1小节,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干部和老乡”的安全是王二小用生命换来的,这是他希望的。“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人们被感动了。“他的鲜血染红蓝天”,他的牺牲更激起了每一个人的“悲愤”(注意不是“悲伤”、“悲哀”“哀思” )。
   接着朗读第1小节:这场激励的战斗过去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染上了“哀婉”的情调。对英雄王二小的雅比崇敬和深切思念,及对日本强盗的刻骨仇恨都已经全部发自学生的内心情感了!
  三、唱读:升华情感
  在教学当中灵活使用歌曲的形式,可用来导入新课,也可用来结束课程。事实证明学生学唱歌曲的能力是最快和最有效果的,他们记诵歌词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记忆特点,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是具有实用价值的。
  《歌唱》是诗人方冰看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深受感动写下的叙事诗,作曲家劫夫谱了曲,先在晋察冀边区传唱,后唱遍全国各个解放区,一直传唱至今。这首歌笔调哀婉,情深意切。学生经过前面的多次朗读,已经能够感情充沛地融入歌词讲述的故事。学唱歌曲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歌词内容,更能深化对二小的崇敬和对敌人的仇恨,激发他们讲英雄,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
  在优美动人的旋律、情真意切的歌唱中结束课文,将使广大学生与诗人产生同喜同乐,同悲同恨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文章本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到这个时候,教学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下一篇:浅谈高职高专《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2 1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9

帖子

524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47
发表于 2022-3-14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