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基础写作(专,2024秋春)基础写作(专,2024秋春)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15|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22: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础写作(专,2019秋)_第三次作业0
基础写作(专,2019秋)_第三次作业0
试卷总分:100    得分:80
1.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是读者体验的(    )
A. 重复性
B. 选择性
C. 独特性
D. 感知性
答案:

2.古人所说的“先事后说,后事先说”的叙述方法是(     )。
A. 顺叙
B. 插叙
C. 分叙
D. 倒叙
答案:

3.由具象—另一具象的想象方式,属于哪一种想象方式(   )。
A. 象征想象
B. 象形想象
C. 类比想象
D. 推测想象
答案:

4.用词语、句子、标点、体式和语言色彩使“心中的文章”最终成为书面的文章。这是写作的(      )
A. 赋形
B. 表达
C. 立意
D. 构思
答案:

5.写作活动中的“三环互动”是(      )
A. “前写作”、“写作”、“后写作”三环是完全独立的
B. “前写作”、“写作”、“后写作”三环是一次性完成的
C. “前写作”、“写作”、“后写作”三环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
D. “前写作”、“写作”、“后写作”三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答案:

6.写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阶段和运行阶段。
A. 采撷
B. 想象
C. 准备,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D. 体验
答案:

7.“您认为要解决食品安全问的关键是什么?该如何处理这一关键问题?”属于问卷调查题目类型的(   )。一网一平台答案
A. 表格组合题
B. 文字表述题
C. 多项选择题
D. 主次排序题
答案:

8.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意蕴,经过比较鉴别,去粗取精,优胜劣汰,确立其中的最佳方案为本次写作的主题的立意方法是(      )。
A. 联系法
B. 筛选法
C. 感悟法
D. 反推法
答案:

9.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方法,即以感官去捕捉普通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它包括对天气变化的观察等。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鱼鳞天,不雨也疯癫”等,属于(   )。
A. 艺术观察
B. 科学观察
C. 实用观察一网一平台答案
D. 准科学、亚艺术观察
答案:

10.用特写镜头对人物事件的某一局部进行刻画,这是描写中(      )的操作方法。
A. 转换角度
B. 放大特征
C. 分解步骤
D. 分类描摹
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11.在网络时代,在写作中占主导地位的表达方式是(      )
A. 音乐
B. 视频
C. 文字
D. QQ表情
答案:

12.反其道而用之,对常见的材料进行逆向思维,推出一个出人意料的新主题,这是(      )的立意方式。
A. 联系法
B. 筛选法
C. 感悟法
D. 反推法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

13.著名心理学家布兰斯基将记忆分为四类,其中知识对应的是(   )。
A. 运动记忆
B. 词汇记忆
C. 情绪记忆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D. 形象记忆
答案:

14.著名心理学家布兰斯基将记忆分为四类,其中感情对应的是(   )。
A. 运动记忆
B. 词汇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形象记忆
答案:

15.读书、阅世和思考、体验,去积聚写作的资本,培育写作的潜能,这是(      )。
A. 构思现象
B. 后写作现象
C. 前写作现象
D. 写作现象
答案:

16.梁启超的《论毅力》把人生之路分为“顺境”、“逆境”两大类,再把人的行为分为“有毅力”、“无毅力”两大类,这样就把毅力面临的每种情况都展开了,也就说清了毅力在人生历程中的作用,这属于(   )分析法。
A. 矛盾对立
B. 意义类型
C. 两级交叉,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D. 三分法
答案:

17.2008年9月11日,上海《东方日报》报道《甘肃14名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作者对婴儿肾病事件作了“现象—根源”的深入观察,作者对婴儿肾病根源的“发现”,就属于(   )
A. 艺术观察
B. 科学观察
C. 实用观察
D. 准科学、亚艺术观察
答案:

18.作者在接受了读者的反馈信息之后,应该(      )。
A. 认准目标,坚持正确的导向,引导和培养读者高尚的阅读趣味,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
B. 接受正反馈,拒绝负反馈
C. 完全认同读者的观点
D. 不必理会读者的意见
答案:

19.回到文本,审视内部,细细品读,对文章逐字逐句的咀嚼玩味,深入理解其中的精义的阅读策略,叫做(   )。
A. 通读
B. 细读
C. 积累
D. 泛读
答案:

20.构思要解决的是(      )。
A. “怎样写”的问题
B. “怎样写好”的问题
C. “写什么”的问题
D. “为什么写”的问题
答案:

21.屈原眼中的橘树自有一种高洁的气质;杜甫在触目伤怀的情绪中发现花也在“溅泪”;失恋的方鸿渐,看到风里的雨线像一条“水鞭子”属于亚艺术观察。
答案:

22.掌握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要提出观点,然后寻找与之对应的论据,把反驳这一观点的材料排斥在视野之外,做到“自圆其说”。
答案:

23.对于负反馈,写作者既不要忽视其中的真知灼见,又不要被其中的恶意批评所吓倒。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24.写作中的成品意识,指的是一定的文体感与对某一作品所作的预期。
答案:

25.整合就是对写作材料的分析—综合的过程。
答案:

26.感悟,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质的飞跃,它的产生,需要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
答案:

27.选材要围绕主题,达到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因此,必须将那些与主题不一致的“反例”排除在视野之外。
答案:

28.阅读能够促进写作的深化与活用。
答案:

29.所谓写作中的恢复遗忘指的是对琐碎平庸之事的忘却。
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30.想象具有受制约性、变异性和反逻辑的特点。
答案:

31.由抽象—具象属于象征想象的想象方式。
答案:

32.法布尔《昆虫记》中由许多精彩的科学观察手机组成,这类观察属于科学观察。
答案:

33.在信息化时代,可以使用各类图表、声像等视觉信号,文字符号独占头的局面将会改变。
答案:

34.巴金在他的散文名作《怀念萧珊》里所描述的回忆属于对“遗忘”的恢复。
答案:

35.艺术作品中的虚构,在生活中可能是与事实不符,与情理相悖,但在人的感情世界里却可能具有“深度的真实”。
答案:

36.按调查的具体操作方式分:口头调查、书面调查和实地考察。
答案:

37.在优秀的作品面前,读者与作者在思想境界与艺术修养上都是有距离的,因此,读者不需要进行“二度创作”。
答案:

38.“动情点”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感情的着迷点。
答案:

39.叙述一定必须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写出行为的进行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头有尾地交代事件的完整经过。
答案:

40.文学作品需要文采,讲究修辞,实用文章要求准确,不讲究修辞。
答案:

41.简述想象 的方法 。
答案:放散思维。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基础写作(专,2024秋春)基础写作(专,2024秋春)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_1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广东开放大学基础会计(专,2024秋春)基础会计(专,2024秋春)综合考核参考答案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