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若干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691|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8-15 22: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通过实际调研和对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发现目前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中存在诸如:评价过程中非学术性因素影响公正性等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分类分级制定评价标准等完善措施。
【关键词】:高校 教师 科研 评价
   DOI:10.39 9/j.issn.1 12-8289.2010.10.00  
  
  近年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各高校都致力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对教师形成有效激励,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借鉴国内外科研评价的经验,纷纷出台了教师科研考核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发展,但也逐步显现出一些问题。
  一、现有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过程中非学术性因素影响公正性
  公正、公平地对待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执行教师科研评价的根本。目前在高校科研评价过程中存在一些非学术性因素影响结果公正性:
  1、评价主体错位。科研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和规律的探索,对它的评价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业务能力才能进行。目前许多高校科研评价不是由学术界而是由行政部门来操纵。行政管理追求的是照章办事和利益分配均衡,其执行者并没有能力进行科研评价,只是单纯地以论文刊登期刊、著作出版部门和课题立项单位的级别来认定,并据此做些统计评比工作,最终权衡给出科研成绩评定。
  2、学术“光环”造成“马太效应”。科研评价的结果往往是做为科研经费、教师的收入和晋职、福利待遇等资源分配的直接依据。对于科研能力强、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凭借着已有科研成果获得一系列名誉光环,而这些光环会在评价过程中影响指标向其倾斜,帮助其轻易获得经费、课题等科研资源,为他取得更大成就奠定基础,周而复始,形成正反馈。相反,在可分配利益业绩有名额、数量限制的情况下,很多青年教师面对的是负反馈,没有足够的启动资源,缺失经费支持,科研能力雅法提高,出不了高水平成果,进入恶性循环。渐渐地高校中形成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此外,另外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与权益关系也是影响评定结果不容忽视的重要消极因素。在涉及到切身权力、利益和人情世故的时候,评委在自身的操守和利益之间如何决策,这些都会导致对教师的学术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有失公允。
  (二)评价方法不完善,重数量、形式轻质量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活动普遍采用定量评价。从理论上而言,数量化、等级化,可以简化操作,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并且做到客观公正。但是,通过对实际现状调查发现,定量评价容易产生重形式、数量轻质量的错误导向。科研评价主要是对科研业绩数量和质量衡量。在定量评价体制下,通常是以论文、著作及课题、专利、科研经费等的多少作为“量”的标准,以期刊杂志、出版机构和立项单位、获奖单位的级别作为“质”的标准来认定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高低。但我们知道这种“量”与“质”的标准都是并不完全正确的,论著字数与其本身质量的好坏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不少学术期刊、出版社的级别都是与行政级别挂钩的,行政级别高的并不一定意味着学术水平高。指标数据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核心期刊、CSCD检索、CSSCI检索的论文刊物每年都在变更。最致命的是,定量评价不能将复杂的、隐性的、涉及教师思想与情感、需要与动机、感受与体验、道德与人格等反映出来,很难完全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师丰富的有价值的工作内容。
  (三)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
  1、指标选取简单绝对化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是科研评价标准的量化,它是通过对各种评价标准设置不同权重而实现的。现在高校对教师科研的评价不管学科是否相同均采用论文、著作、专利及项目等源生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我们知道,理、工、农、医、文、史、法、经等学科性质不同,特色各异。不同学科其学术研究具有独特性,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和不可比性,并且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也存在个体差异,面对这样的评价对象使用单一化评价标准明显是不科学的,难以实现评价的客观、公平和公正。
  2、指标权重忽略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
  目前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只追求学术效益,不重视实际效益,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或者文艺作品类、决策咨询类报告的社会影响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只赋予该类指标很小的权重,甚至对其置之不理。这种评价体系使得我国投资产出的智力成果大部分以科研成果形式保持其知识形态,雅法激励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实现科研社会服务发展服务的宗旨。
  3、某些评价指标的内涵重复。一是论文和著作之前存在一定重复性,有相当一部分著作的雏形都是以系列论文形式表达的;二是成果获奖和成果(著作、论文、研究报告、专利等)重复计算上,通常成果获奖都是以某一研究领域中以各种形式(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专利、图纸等)表现出来的成果为基础申报的。
  (四)评价观念存在偏差
  大学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特有的素质与修养决定了他们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尊重和同行的认可、社会的接受,更看重自我价值实现。而在我们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中,评价观念存在明显偏差,缺乏对高校教师的人性关怀,只是单纯强化教师的工具价值而漠视教师的主体价值,将高校教师评价仅视为对教师的管理环节和手段,忽视了高校教师作为完整生命个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二、关于完善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由于学科和专业特色的差异,科研类型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师的个体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不能用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对教师科研进行评价。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适合各专业与学科发展特色的教师科研评价制度,形成一个良性的运作与竞争机制,使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是科研评价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 端正评价思想,淡化成果指标,激励潜心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科研评价主要是通过将教师的科研业绩与科研选题确定、科研经费拨付及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确定岗位津贴等利益挂钩,以激发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这种功利性的评价思想与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极其不相吻合,产生诸如:教师重视为人之学,忽视为己之学;受利益驱动,降低人格;学科雅法均衡发展等问题。因此,需要端正评价目的,让教师为己之学,淡化成果指标,激励潜心研究。只有注重学术成果的水平和质量,关注成果的原创性和研究者潜心研究与深入探索的独立精神,才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这是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遵循高校学术科研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的科研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1、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高校进行教师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层次分析法――专家评议”分层综合评价方法,既重数量又重质量。在小同行(研究领域基本相同的专家)评价过程中,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然后, 大同行(研究领域相近或相关的专家)对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不同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通过对判断矩阵的分析,可得到评价指标权重的系数。最后,利用指标权重系数,实现对高校教师科研不同方面的初步量化。
  2、制定与研究类型、学科领域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实行分类科研评价。
  目前,高校对教师科研的评价均采用单一化评价标准,雅法完全反映科研活动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不可比性等特点。科研评价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类型、学科领域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研究类型主要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产业化。基础研究重在原始性创新,依靠的是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因此评价标准应重在创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注重发现、新知识、新原理和新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应用研究则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成果的转化、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要素为主要评价标准。科技产业化以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评价重点,以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及其未来的产业化水平和发展前景为主要评价标准。
  在学科领域方面,对从事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其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如社会科学类可以通过发表成果被引用、被收录的情况以及专家评议等方式来进行评价;医学、农学及实脸性的自然科学类可分阶段进行评估,先期定性评价实验主要成果水平,后期结合实验投入生产后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小来定量指标确定该成果最终水平;工程与技术等应用型学科,能在短时间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这类成果可通过其较详细的技术经济指标和参数定量评价。
  3、结合教师个体差异,实施分级评价
  分级评价即根据教师所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如:按照学术发展阶段,将教师分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与一般教师三种类型,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对于一般教师而言,此阶段关键要形成教学科研能力,评价重点应是鼓励他们做好基础性的教学科研,结合学科专业开展教学性科研工作,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形成潜心科研、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对于学术骨干而言,在科研方法和路径、科研知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承担起相对重要的科研项目的能力,科研评价的重点应是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要考核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学科带头人而言,大多是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够把握前沿问题、熟识科研方法的专家,而且可能领导着一个科研团队,掌握较多的社会资源和经费,具有取得重大成果的条件。对他们的科研评价要重点考察其取得重大成果的能力,以及他们在科研团队建设、学科建设、社会科研服务等方面的成果,给予他们相对宽松的空间,不必每年对其考核,允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对其要求工作量,包括教学和科研,让其专事研究工作,以求在科研上有重大突破。
  (三)加强监督机制,促进公平竞争
  科研评价机制要能够有效地运行,不仅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执行过程也要做到客观公正。尤其是要在以下方面加强监督:一严格考察评价主体的学术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对其是否具备胜任资格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二是要回避亲友关系、师徒关系和社会裙带关系;三是要防止行政权力在学术领域的渗透和学术权力的垄断;四是建立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参考文献
  【1】魏艳.对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1年8月号上旬刊,22-23
  【2】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 [D].中南大学, 2009.
  【3】 林继志,张向前.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进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2月,第10卷第2期,119-121
  【4】王 巍,马二军。建构高校科研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11卷第1期, 8―11
  【5】熊彩纯.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革新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 ,118-181。
  
  作者简介:
   陈娟,女,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科技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浅议
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5 22: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0

帖子

52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22-3-13 22: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财经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0

帖子

54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2
发表于 2022-3-14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