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考任务一答卷
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一网一平台答案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既强调了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表示、推理、证明、交流等过程,也提出了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不列不属于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是:(? )
A. 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B. 直观与抽象之间的关系。
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关系。
D.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答案:
2.以下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的学习评价观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以便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B. 在评价内容方面,要辩证地处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C. 评价内容主要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
D. 评价方法一定要多样化。
答案:
3.以下关于创新意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创新意识要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B. 创新的基础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C. 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与学。
D. 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
答案:
4.以下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总体目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双基”。
B.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C.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答案:
5.以下关于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发展规律表述错误的是:(? )
A. 从以获得并建立初级概念为主发展到逐步能理解并建立二级概念。
B. 对概念的获得从以具体或直观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抽象或推理为主。
C. 从孤立地认识概念逐步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
D. 从数、形结合的发展到数、形的分离。
答案:
6.以下关于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表述正确的是:(? )一网一平台答案
A. 第一阶段为推理能力的形成阶段。
B. 第二阶段为理解结构阶段。
C. 第三阶段为符号运算阶段。一网一平台答案
D. 第四阶段为语言表述阶段。
答案:
7.依据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将数学学习的过程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
A. 认知冲突阶段、纳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
B. 认知冲突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纳入阶段。
C. 纳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运用阶段。
D. 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操作运用阶段、纳入阶段。
答案:
8.以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原则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从“具体水平”开始教学的原则。
B. 从小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的原则。
C. 以实践活动为背景的教学原则。
D. 以理解为基础的原则。一网一平台答案
答案:
9.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B.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 教师、学生、教学媒体。
D. 教师、学生、教学环境。
答案:
10.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模式不包括以下哪个环节:(? )
A. 创设情境。
B. 合作学习。
C. 合作交流。
D. 反思评价。
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数感
答案:是指在个体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在一小堆物体中增加或者移除一个物体后,个体能够意识到这堆物体发生了变化的能力。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12.符号意识
答案:指主动使用符号的心理倾向。
13.几何直观
答案:一种数学中用于更加简单清晰的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14.模型思想
答案:即数学中建立模型的思想,为了描述一个实际现象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5.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答案: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从而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数学中的某些概念、理论既抽象有脱离实际,教师的讲解只能使学生达到机械掌握,而以往的简单操作演示,又往往达不到效果,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化繁为简,变模糊为清晰。如教学《圆的认识》,教材队圆的半径是这样定义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圆上”到底在圆的哪里,这就是难点。教师这样设计了课件:定义说到“圆心”,课件中的圆心就闪烁,说到“圆上”,圆的一周就闪烁,说到“线段”,就演示出连接“圆心”与“圆上”的线段。这样直观的演示,难点自然迎刃而解了。
16.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一、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常识的系统化小学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而这些常识是可靠的。
二、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机会。
三、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
四、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山西开放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形考任务二:Word 文字处理系统考核 (30分)答卷参考答案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山西开放大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四答卷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