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贵州开放大学经济法学计分作业二(1-9章,满分100分,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阅)答卷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62|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12: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计分作业二(1-9章,满分100分,主观需辅导教师评阅)答卷
计分作业二(1-9章,满分100分,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阅)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一网一平台答案
1. 回扣是指经营者为了促成交易,在账外暗中给予交易对象或有关人员财物的行为。回扣行为属于以下哪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市场混淆行为
B. 商业诋毁行为
C. 商业贿赂行为
D.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答案:

2.(    )是指参与垄断协议行为的经营者,在该行为尚未被发现前或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调查时,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A. 反垄断宽恕制度
B. 反垄断宽恕制度
C. 垄断协议的豁免
D. 反垄断合规审查
答案:

3.附条件交易行为是《反垄断法》所禁止的一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附条件交易行为(  )。
A. 搭售
B. 限定转销价格
C. 限定销售区域
D. 召回缺陷产品
答案:

4.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决议的形式限制价格竞争,属于以下哪一类行为?(    )。
A. 垄断协议行为
B. 经营者集中
C.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D. 滥用行政权利排除、限制竞争
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5.甲公司在某电商平台从事玩具销售业务,公司设置专项资金并派发给其员工,要求员工用专项资金在甲公司的电商店铺购买玩具,公司再根据下单的地址,给员工邮寄空的包裹,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公司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排名。对甲公司行为哪一表述正确?(  )
A. 属于正常竞争行为
B. 市场混淆行为
C. 不正当商业宣传行为
D. 商业贿赂行为
答案:

6.甲茶厂为扩大销量,精心模仿乙茶厂某款知名茶叶产品的包装、装潢并低价出售,引起当地消费者的混淆,乙茶厂该款茶叶产品的销量陡降。以下关于甲厂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正常竞争行为
B. 构成市场混淆行为
C. 构成不正当商业宣传行为
D. 构成商业诋毁行为
答案:

7.以下产品中,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所界定的产品范围的是(   )。
A. 军工产品
B. 初级农产品
C. 天然成品
D. 建设工程的建筑材料
答案:

8.国家有关部门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是指的以下哪项制度(   )。
A.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B.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C. 食品召回制度
D.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答案:

9.资本证券是证明持有人享有一定的所有权或债权的书面凭证。下列属于资本证券的是(  )。
A. 汇票
B. 支票
C. 货运单
D. 股票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10.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以下哪项措施(  )。
A. 接管
B. 破产
C. 分拆
D. 停业整顿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

11.经济性垄断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自己的市场力量或者通过联合组织、合谋等方式,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依据《反垄断法》我国经济性垄断行为主要表现为(  )。
A. 垄断协议行为
B.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一网一平台答案
C.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D. 经营者集中行为
答案:

12.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生产者不得从事下列哪些行为()。
A. 伪造产地
B. 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C.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D. 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
答案:

13.我国《价格法》所称的价格包括(   )。
A. 商品价格
B. 服务价格
C. 保险费率
D. 期货价格
答案:

14.我国现行的价格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项(  )。
A. 市场调节价
B. 政府定价
C. 政府指导价
D. 行业协会定价
答案:

15.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类(  )。
A. 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 政策性银行
D. 投资银行
答案: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16.商业秘密
答案:
id="region-post-box">

17.产品质量责任
答案: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行为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所作的强制性要求;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就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所作的说明或者陈述;产品存在缺陷

18.价格法
答案:
id="wrapper">main">

19.政府的定价行为
答案: 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实行合理的购销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政府的价格行为包括政府定价行为和政府指导价行为两种。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共30)
20.简述公司的主要特征。
答案:
12619999_161">

21.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经营者义务的规定。
答案: (1)履行法律义务的义务。履行法律义务首先要求经营者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其次还要求经营者严格履行其与消费者约定的义务。(2)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首先要求经营者应当允许消费者对其商品和服务提出不同的看法。其次,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反映自己的要求提供便利的渠道,以便消费者的要求能够顺利达到经营者的决策阶层,对经营者的行为发生影响。再次,经营者应当正确对待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在对消费者要求进行鉴别的基础上,分别情况认真地进行处理,。最后,对经营者带有违法性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消费者可以及时予以制止。(3)商品、服务安全保证义务。(4)信息提供义务。(5)身份标明义务。(6)出具凭证、单据义务。(7)品质担保义务。(8)售后服务义务。(9)不得不当免责的义务。(10)尊重消费者人格义务。


22.简要列举《价格法》禁止经营者实施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答案: 1.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价格竞争是经营者之间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操纵市场价格是经营者消除或限制价格竞争的经济行为,是一种直接利用价格进行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2.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判断是否构成低于成本倾销行为,一看手段,即看其定价是否低于成本。二看目的,即是否企图通过低于成本价格,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削弱甚至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三看后果,即是否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引发恶性低价竞销,阻碍或威胁竞争对手的建立、生存和发展,造成国家税收损失等。3.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哄抬价格行为是一种故意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尤其是在商品供不应求时,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可能会引起商品价格过高上涨,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引起消费者恐慌,形成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4.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利用价格手段诈骗,属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虚假降价,谎称降价而实际没有降价;模糊标价,用模糊语言、文字、计量单位等表示价格。它不仅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经济生活的紊乱。5.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经营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使同等交易条件的接受者在价格上处于不平等地位。例如对具有同等条件的甲、乙企业,因甲是本地企业,乙是外地企业就实行不同价格待遇等。价格歧视使条件相同的买主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制竞争的危害。6.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变相涨价和变相降价都是损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变相涨价一般在供不应求时发生较多,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缺斤少两;变相降价一般发生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收购商品,压级压秤,出售商品降低等级等。7.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价格法》中所称的暴利,是指通过不正当的价格手段在短时期内获得的巨额利润。暴利行为既严重背离价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破坏了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的基本法则,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暴利行为还为经营者提供虚假的价格信号,误导投资方向,破坏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扭曲了产业结构。为此,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发布实施了《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各地相继制定了有关实施细则,界定了暴利与合理利润的标准。8.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这是指上述七种以外、《价格法》沿未列举,而实际经济生活中将要产生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五、案例分析题(15)
23.刘某在商场购买一台液晶电视机,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刘某使用两个月后,电视机出现图像不清的现象。刘某去找商场要求更换,商场辩解称电视机并非其生产,要求刘某与电视机厂进行交涉。试分析:(1)商场的抗辩理由是否合法?(3分)(2) 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销售者对产品质量瑕疵承担哪些责任?(12分)
答案: 商场的抗辩理由不合法。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0条规定,只要销售者出售的产品存在质量瑕疵,销售者均应承担瑕疵责任,即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还应当赔偿损失。因此,在本案中郭某购买的电视机存在瑕疵,商场理应对缺陷产品予以更换,不能因为电视机并非其生产,而拒绝消费者的请求。销售者如果依法进行修理、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贵州开放大学经济法学计分作业三(1-12章,满分100分,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阅)答卷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贵州开放大学健康评估形考作业4(1-9章,权重25%)答卷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