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答卷
实验答卷
实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网一平台答案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SSMS工具,练习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进行单表查询、多表连接查询、子查询。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改和删除等操作。
实验要求:将相关的SQL 语句和运行结果的截屏保存在文件中,或填写在下面的实验报告中,并通过网络提交。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实验内容:
使用SSMS工具,在“可用数据库”中选中Students数据库,完成如下实验。
1. 单表查询。写出实现如下查询的SQL语句。
(1)? 查询学生选课表中的全部数据。
一网一平台答案
(2)? 查询计算机系的学生的姓名、年龄。
(3)? 查询成绩在70~80分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
(4)? 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18~20岁男生的姓名、年龄。
(5)? 查询C001课程的考试成绩最高分。
(6)? 查询计算机系学生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
(7)? 统计各系的学生人数。
(8)? 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和考试成绩最高分。
(9)? 统计每个学生的选课门数和考试总成绩,并按选课门数升序显示结果。
(10)查询总成绩超过200分的学生,要求列出其学号和总成绩。
(11)查询选课门数超过2门的学生的学号、平均成绩和选课门数。
答案: (1) 查询学生选课表中的全部数据。SELECT * FROM SC(2) 查询计算机系的学生的姓名、年龄。SELECT Sname,Sex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计算机系'(3) 查询成绩在70~80分的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SELECT Sno,Cno,Grade FROM SC where Grade BETWEEN 70 AND 80;(4) 查询计算机系年龄在18~20岁男生的姓名、年龄。SELECT 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ex='男' AND Sage>18 AND Sage查询C001课程的考试成绩最高分。SELECT max(Grade) from SC where Cno='C001'(6) 查询计算机系学生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SELECT max(Sage) '最大年龄',min(Sage) '最小年龄'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计算机系'(7) 统计各系的学生人数。SELECT Sdept,count(Sno)'人数' from Student GROUP BY Sdept;(8) 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和考试成绩最高分。SELECT cno,count(Sno) '选课人数',max(Grade)'最高成绩' FROM SC GROUP BY Cno;(9) 统计每个学生的选课门数和考试总成绩,并按选课门数升序显示结果。SELECT sno,count(Cno) '选课门数', sum(Grade) '总成绩' FROM SC GROUP BY Sno ORDER BY 2 ASC;(10)查询总成绩超过200分的学生,要求列出其学号和总成绩。SELECT sno, sum(Grade) '总成绩'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sum(Grade)>200;(11)查询选课门数超过2门的学生的学号、平均成绩和选课门数。SELECT top 2 Sno,count(cno) '选课门数' from SC GROUP BY Sno ORDER BY 2 DESC;
2. 多表连接查询。写出实现如下查询的SQL语句。
(12)? 查询选了C002课程的学生的姓名和所在系。
(13)? 查询成绩80分以上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号和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结果。
(14)? 查询计算机系男生选修了“数据库基础”的学生的姓名和成绩。
(15)? 查询学生的选课情况,要求列出每位学生的选课情况(包括未选课的学生),并列出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号和考试成绩。
(16)? 查询哪些课程没有人选修,要求列出课程号和课程名。
(17)? 查询计算机系没有选课的学生,列出学生的姓名。
答案: (12) 查询选了C002课程的学生的姓名和所在系。SELECT Sname,Sdept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Student.Sno AND Cno='C002'(13) 查询成绩80分以上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号和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结果。SELECT Sname,Cno,Grade FROM SC,Student WHERE Grade>80 AND Student.Sno = SC.Sno ORDER BY Grade DESC(14) 查询计算机系男生选修了“数据库基础”的学生的姓名和成绩。select sname,ssex,grade from student s join sc on s.sno = sc.sno join course c on c.cno = sc.cno where sdept = '计算机系' and ssex = '男' and cname = '数据库基础'(15) 查询学生的选课情况,要求列出每位学生的选课情况(包括未选课的学生),并列出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号和考试成绩。SELECT Student.Sno,Sname,Cno from SC,Student WHERE Student.Sno= SC.Sno(16) 查询哪些课程没有人选修,要求列出课程号和课程名。SELECT Course.Cno,Cname from SC,Course WHERE SC.Cno= Course.Cno AND Sno IS NULL;(17) 查询计算机系没有选课的学生,列出学生的姓名。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Cno is NULL AND Sdept='计算机系'3. 使用TOP和CASE的查询。写出实现如下查询的SQL语句。
3. 使用TOP和CASE的查询。写出实现如下查询的SQL语句。
(18)? 列出“数据库基础”课程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和考试成绩。
(19)? 查询Java考试成绩最低的学生的姓名、所在系和Java成绩。
(20)? 查询选修了Java的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和成绩,并对所在系进行如下处理:
当所在系为“计算机系”时,显示“CS”;
当所在系为“信息管理系”时,显示“IS”;
当所在系为“通信工程系”时,显示“CO”;
对其他系,均显示“OTHER”。
答案: (18) 列出“数据库基础”课程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和考试成绩。SELECT top 3 Student.Sno,Sname,Sdept,Grade from SC,Course,Student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AND SC.Cno=Course.Cno and Cname='数据库基础' ORDER BY Grade DESC;(19) 查询Java考试成绩最低的学生的姓名、所在系和Java成绩。SELECT Sname,Sdept,Grade from SC,Course,Student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AND SC.Cno=Course.Cno and Cname='java' order by Grade asc limit 1(20) 查询选修了Java的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和成绩,并对所在系进行如下处理:当所在系为“计算机系”时,显示“CS”;当所在系为“信息管理系”时,显示“IS”;当所在系为“通信工程系”时,显示“CO”;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一网一平台答案
4. 子查询。写出实现如下查询的SQL语句。
(21)? 查询选修了C001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
(22)? 查询计算机文化学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23)? 查询计算机文化学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姓名和所在系。
(24)? 查询年龄最大的男生的姓名和年龄。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25)? 查询C001课程的考试成绩高于C001课程的平均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及其C001课程考试成绩。
答案: SELECTSname,SdeptfromSC,StudentWHERESC.Sno=Student.SnoANDCno='C001'
5. 数据更改。写出实现如下操作的SQL语句。
(26)? 将C001课程的考试成绩加10分。
(27)? 将计算机系所有选修了“计算机文化学”课程的学生考试成绩加10分,分别用子查询和多表连接形式实现。
答案: SELECT top 2 Sno,count(cno) '选课门数' from SC GROUP BY Sno ORDER BY 2 DESC;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6. 数据删除。写出实现如下操作的SQL语句。
(28)? 删除考试成绩低于50分的学生的选课记录。
(29)? 删除信息管理系考试成绩低于50分的学生的该门课程的选课记录,分别用子查询和多表连接形式实现。
(30)? 删除Java考试成绩最低的学生的Java选课记录。
答案:
DELETE FROM SC WHERE Grade 答∶(1)用连接查询实现
delete from sc from sc join student s on s.sno=sc.sno where sdept = '信息管理系'and grade
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它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