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复制链接]
查看: 843|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003
发表于 2020-8-25 17: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交往”教学提倡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交往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交往教学实施的三个阶段入手对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往教学 高中物理 应用
  物理学的研究范畴极其基本和广泛,它所揭示的规律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课程设计上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符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的问出发。交往教学模式是在交往教学理念指导下,以共同的文本为中介,以对话为线索,以创造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教学活动结构、程序与策略的典型范式。交往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一、定向与准备阶段
  定向就是学生与教师约定进入同一教学生活,准备就是指师生为进入共同教学生活而进行知识的、心理的、物质上的准备活动。教学材料既包括要阅读的物理教科书和辅助资料,也包括实验或实践的材料,还可能包括一些经验或头脑中构建的物理情景。这些共同的材料是把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的中介,它是构筑师生课堂“交往”的基本材料。物理教师的准备包括:对教学材料的选择、理解,对教学材料呈示的设计及相关的教学手段的准备,这种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获得交往对象――学生的整体特征。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我们可以准备“牛顿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节,我们可以准备卫星图像和卫星轨道图像的挂图,条件允许的可以用大屏幕投影实物图像等等。教师的这些准备是对学生的认识和对教学材料的加工改造,但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建构。在与学生的人际接触中,在与作为历史文本的教材的对话中,不断唤醒自己的职业意识,拓展自己的认识视野:同时在设计自我形象时,也使自己的形象意识加强,为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完美的形象认知打下基础。
  二、对话与互动阶段
  交往教学中的对话与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和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影响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对话的进行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设置氛围,使双方进入对话情景。
  (2)教师、学生或师生共同提出活动的课题,学生主动感知或操作。活动的课题是教学交往的起点,在教学中,活动课题也许会经过主体多次理解而发生转换。
  (3)教师提问或暗示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惑,进入“愤”“悱”状态;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引出需要共同探索的问题。
  (4)多维思考或尝试多种操作方法。
  (5)达成共识,获得情感满足,保留继续探索和交往的兴趣。
  例如,在规律教学《平抛运动》时,第一步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入对话情景。提出曲线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有什么运动?这个过程大概只需两三分钟。
  第二步是实验探究阶段,分析平抛运动规律。此时继续让学生承担学习主要工作,发挥学生主体性,先分析为什么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之后分析平抛运动是哪些运动的合成?这就要通过实验:平抛小球和自由落体小球从相同高处同时下落同时落地――实际实验,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思维实验,来说明平抛运动的分运动。这一步需要学生激发逻辑思维进入“愤”“悱”的阶段。
  第三步是得出规律阶段。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和以前知识基础来分析平抛运动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空中飞行时间或其他规律。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充分参与,进行多维思考。以此方式可以继续引入更多知识点,可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到思考过程中去,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
  第四步是规律应用阶段。学习了平抛运动之后,可以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解题或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三、系统反思与调控阶段
  反思是师生对自己已有的教学生活进行系统总结,反思要与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即有效调控、改革教学的不合理性;反思要重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检查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检查及调整控制;反思要促进师生特别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要以“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反思对象,进行自我反思与主动调控。
  例如,一物块从斜面顶端加速下滑,斜面固定不动,问如在它上面加上一大小为F的力,它下滑的加速度a怎样变化?通过受力分析得出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增大。学完此题后思考,如果是在原物块上再放上另一个重力大小相同的物块后,两物块间不发生相对滑动,两个物块一起下滑的加速度怎样?通过分析结果是不同的,再放上另一个物块,加速度a不变。通过反思两种情境案例,对应理解加深印象。
  反思与调控是师生与自我交往的自觉状态,也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通过反思,师生认识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命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强化;通过调控,师生的行动更加合理,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冯建军.论交往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0(2).
  [2]李国霖.关于交往教育理论构建与实践的思考[J].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导刊,200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流行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挑战
下一篇:关于民族预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25 1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84

帖子

55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
发表于 2022-3-14 06: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1

帖子

54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62
发表于 2022-3-14 11: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吉林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