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创新思维的作用

[复制链接]
查看: 818|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1
发表于 2020-8-23 17: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进程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而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创新思维,培养,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注重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指学科教学中的研习活动,强调学生要自主探究学习,发现问、解决问题;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在开放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作用。
  1.研究性学习能促进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地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
  在研究题目的设计上不能太浅显,过于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不能过难,太难学生就不敢想象。设计出来的最理想的题目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摘到果子。同时,设置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同学,兼顾两头,让全体同学都能去思考、去分析,这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例如,在讲授初一“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不要简单地把有关性格的知识原理给学生做一番讲述,而是设计以下问题:①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把下列人物分成几组(给出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些著名人物和本班一些同学的名字);②我希望有同学列举出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你们能帮助老师实现这一愿望吗?③“世上不会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什么意思?A、完全不同;B、有些不同;C、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④这些人的性格为什么会有不同呢?⑤假如××和××生活在同一家庭,在同一班级学习,请你推测一下两人的性格会相同吗?这些问题能够使全体同学都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转换和拓展知识,检验和运用知识,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2.研究性学习能转换题型和背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新的问题,并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同一问题。例如,在学完初三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让学生分析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是什么?在课堂上请学生展开讨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大家的激烈讨论,学生深刻认识了以下几点:①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体现了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③体现了稳定这个前提。西部大开发既是经济发展战略,又是社会稳定战略,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问题材料的运用和解答不再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通过思维扩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材料,从而突破了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扩充了信息,达到了培养发散思维的目的。
  3.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求异性思维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规律。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科学真谛。进行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善于另辟蹊径,还需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比如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觅寻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去开阔学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我们不但获得了真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4.研究性学习能创设相近或相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就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近或相反意义出发,根据某个或某类事物有或没有某种属性,进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有或没有某一属性的思维活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根据新旧知识相近或相异之处,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会异中求同,概括出事物的共性;或在同一类事物中求异,学会辨析、分类,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讲完五种社会形态后,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五种社会形态下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生产关系的特点、阶级状况、国家本质、科技文化发展各是怎样的?②三个阶级社会剥削的实质、生产方式、发展特点各是什么?③比较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公有化制度、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各是如何的?学生在归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类比既加深了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又避免了同类知识的混淆,更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程。
  总之,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从而促进思想品德课的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3 17: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3

帖子

46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5
发表于 2022-3-13 15: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