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方法刍议

[复制链接]
查看: 697|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8-17 15: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形象、好动的心理特点,在知、情、意、行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活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把认知的道德情感内化为自身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导言行。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情境渲染法
  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教学《生死不离》一课时,我在教学开头就利用多媒体独特的视听魅力,创设了极具摧毁性的地震给人带来雅尽伤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引起学生的震撼、悲伤、惋惜、可怜、关爱等情绪,从而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学生体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方法多样。我在教学时运用录音、录象、演示等教育手段,或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故事,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自主学习、体验感悟的机会。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强烈的同情心与爱心被激起,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谓水到渠成。
  二、角色体验法
  要让课堂活动起来,角色扮演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的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活动的关键是让孩子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通过角色的体验,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知”、“行”统一,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爱护花草树木”这一主的教育时,可以请两个学生扮演小树,其他学生将书包等重物挂在“树杈上”(手臂上),用力摇晃“小树”,然后请“小树”说说自己的感受,面对“小树”的痛苦表现和真情诉说,学生内心定会有所触动,这种触动雅疑会指导影响他们以后的道德行为。又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跷脚’,他笑话他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我马上就不笑了的,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传递教育信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环境。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书本教学里。所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讨论明理法
  孩子在面临道德两难的时候,就要进行道德选择,这也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时机,所以,讨论、辩论也是品社课上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如本学期我在教学五年级品社第一课《父母的难处》一课时,引导学生就“父母的难处我们能不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正方、反方争论得面红耳赤,当有一方“卡了壳”,我这个“裁判”就充当“两面派”,帮助处于劣势的一方再抛出一个有分量的问题,将辩论推向高潮。在辩论过程中,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跃起来,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在辩论的过程中,明白了要理解父母,替他们分宝解难的道理。这样就将呆板单调的思想品德教育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五、生活实践法
  长期以来,我们的品德课教学远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空间中,这显然偏离了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根本目标。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更进一步地阐述了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活这一课程理念。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更是以其生动鲜活的内容,焕然一新的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呈现在我们面前,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与活动性特点。面对这样一门具有活力的新课程,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的狭小天地,投入到生活大课堂的每个角落,让他们去看去听,去谈去论,去关注家庭、关注学校、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更为广阔的天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优化小学品社课的教育教学过程,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就会发现,许多环节都要求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调查探究,学生经常要把问题和探究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带向社会。我们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将探究学习向生活拓展延伸,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及道德认识得以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点滴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7 15: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74

帖子

53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64
发表于 2022-3-13 0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67

帖子

53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51
发表于 2022-3-13 14: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四川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