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复制链接]
查看: 441|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65
发表于 2020-8-15 12: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在语文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习惯教育,是语文学科教学责雅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语文学科教学责雅旁贷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寓德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1.寓爱国主义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具有为国争光的志向。爱国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决不是唯一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对祖国尊严的维护、对祖国山水的热爱等。古人云:“文章不是雅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爱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先烈、革命领袖人物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丰碑》、《再见了,亲人》……学习这些课文时,教师应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等语句,让学生细心品词赏句,用心灵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激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故事情节中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
  此外,教材中还描写了不少历史人物中的爱国志士,他们身上凝聚着的深厚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志。这些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如不计个人恩怨,一心维护国家利益的蔺相如;临死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为中国人争气、为祖国争光的詹天佑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朽的。学习这些课文时,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加上教师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水,名胜古籍的文章,他们优美动人的语言似甘醇的美酒沁人心脾。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四季如画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兴国安邦的《林海》这些文章里的德育因素,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其爱国激情。教学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创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育向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的,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经过日积月累。而爱国主义教育又不是短期的事情,也必须要长期坚持。语文课上的渗透就更是如此了。
  2.寓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于语文教学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习惯教育。如在教学语言交际和实践活动课中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健康,珍爱生命,加强体育锻炼;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白时间会流逝,要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好科学的作息时间。还有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的习惯;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遵循探究规律;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乃至在动手实验中要求有规范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以保证安全的行为习惯。
  3.寓环保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当前环境日趋恶劣,环境问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当今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将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但是目前小学特别是低年级没有专门开设环保课,因此结合课堂教学是对小学生环保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渠道,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环保教育的因素,只要教师选择契机,有的放矢地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这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有关环保题材的课文:有赞美自然人文景观的,如《小池塘》、《这儿真好》、《夕阳真美》、《月亮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和煦的阳光,清澈的溪水,宁静美丽的山村,漫山遍野的绿树,秀丽的山峰,芬芳的花草,作者笔下的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成了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好题材,不仅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更是让学生产生了护美的欲望。也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与自然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与它们建立了一种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的关系。如《放小鸟》、《美丽的丹顶鹤》、《鸟岛》、《台湾的蝴蝶谷》等等,这些课文通过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自然的正确认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保护环境意识。
  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时一旦发现教材内容中蕴藏有关环保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地确定环境教育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先多一份环保之心,把它融进教学目标中,目标明确就能使教师自始至终给学生以满堂的期待,上课时教师要选择最佳切入口,对学生进行环保渗透,抓住教材中环保教育的点点滴滴,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自然而然地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有意、有机、有情、有序”顺乎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恰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雅声”,终会见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谈生物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
下一篇:培养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5 12: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