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尾激趣艺术浅谈

[复制链接]
查看: 597|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71
发表于 2020-8-12 23: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课铃声的响起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也就此画上句号,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完全可以拓展到更长的时空之中,从这个意义上看,课尾这一特殊的时间点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教师如果在课堂结尾之际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有意识地再次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能使我们的学生课后主动地去寻求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为培养其持久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拟详细探讨课尾激趣艺术的实施过程,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教学源于班级教学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中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后,班级教学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学校逐步推广。中国采用班级教学最早的雏型是始于同治元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以后,逐步地在全国采用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于是课堂教学随着班级教学的出现而出现。课堂教学的优点不言而喻,但其局限性也比较突出,有些甚至难以一下子加以解决。比如,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多由教师决定,学生易受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课堂教学由教师传授知识,接受的是现成的知识成果,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精神,探索精神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课堂教学的内容固定化,进程程序化,学生主动性不够,等等。这就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所不适应,甚至反感和抗拒,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慢慢地被销蚀了。
  二、有效实施课尾激趣艺术
  既然课尾激趣艺术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实施这一艺术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长期思考,笔者认为要有效实施课尾激趣艺术,必须完成如下逻辑程序才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迁移与延伸,激发兴趣
  迁移就是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应用。它能使学生从课文比较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联系现实进一步比较思考,在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悟,从而对课文产生余味雅穷的感觉,再度激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延伸结尾指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在知识面的扩大中感觉到语文的趣味,从而再度激发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
  2.评述与激励,激发兴趣
  评述结尾是指对一篇文章或文章的人物、事件等做出评价,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兴趣。激励结尾指在教学快结束时,向学生发出号召,提出请求或进行变样鼓励。
  3.悬念与解谜,激发兴趣
  制造悬念是说书时常引用的技巧。在快收场时往往制造一个精彩的悬念,然后说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就戛然而止,使听众欲罢不能,欲弃难舍。同样,教师若能在课堂结尾利用悬念,也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放之不忍,解之不能”的思维状态,怀着急切的心情去关注悬念所涉及的问,从而激起学生对语文的主动学习和再学习的兴趣。所谓解谜,是指在课堂的开始或中间如果设置了些悬念,在课堂的末尾便可以用解谜结尾,使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4.抒情与讨论,激发兴趣
  抒情指在和学生一起感受、分析文中故事、人物、情节等之后,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对文章内核加以引申或发挥,学生也能产生共鸣,情入其中,从而引发学生兴趣。讨论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在老师的指导或参与下,学生以集体或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知识点,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通过交流获取或巩固知识的一种课堂形式。在课尾展开讨论,以讨论作结,不仅能消除学生疲劳厌倦的心理,还能再次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畅所欲言中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称《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难看出,《语文课标》实质上已经把在语文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学生只有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身心才会愉悦,也才会产生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不再满足被动地接受知识,否则他们会认为这样的语文课是枯燥乏味、沉闷雅生气的课,学生会变得昏昏欲睡,这样就使得教学变得被动而尴尬。课尾激趣作为一门复杂的艺术,如果教师在课堂结尾有意识地运用好这一艺术,就能给学生出其不意的惊喜,最后的快乐往往是最甜的,他们也会在盼望的情绪中将快乐最大限度地延续下去,直至下节语文课的开始。如果教师在课堂结尾有意识地运用好课尾激趣艺术,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就不再会有“虎头蛇尾”的现象了,这样的教学也会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愉悦感受中真正爱上语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单词记忆
下一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行为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2 23: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2 23: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