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

[复制链接]
查看: 452|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3
发表于 2020-8-11 19: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设,已有不少的年头了,从开设到现在,有着各种教学方法的探讨,从最初的沿袭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到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现在其他学科导学案教学模式取得一定成功的时刻,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也要有新的变革,我拭目以待。本文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点个人做法,请方家斧正。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兴趣,形成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极快,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过时,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尤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有动力,而最好的动力莫过于兴趣,而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就是游戏,而有些教师怕学生玩游戏会影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实适当的安排一些健康的游戏来辅助教学是有效的。如练习鼠标的使用时,可利用“扫雷、纸牌”来辅助练习,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掌握鼠标的操作。
  教师在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学方法的传授。教师要在学习总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小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容易掌握“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掌握、熟练应用三个层次。“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初步感知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简单问题;“熟练应用”指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可以熟练地操作已学会的软件,还可以操作相类似的软件。“任务”的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上用“纸上谈兵”的传统教学法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要有效得多。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因此教师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给学生上word2000的时候,我就先要求学生把书上的前言部分输入计算机,然后进行各种排版练习;在学习到VB时,给学生一个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用程序求1!等。
  二、有亲和力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教学手段上要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同时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和“任务”的难易,可以组织他们进行个别学习、小组学习或者群体学习。在设计“任务”时,始终从学生角度考虑,“以兴趣为导线,以实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才能力为目的”。例如,信息技术第一节课不直接讲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原理,而是向学生展示用计算机播放音乐或电影,随后解释播放音乐或电影需要播放器,可用Windows自带的媒体播放器,也可以用“暴风影音、QQ影音”等软件进行播放,并说明这种程序的功能也可以用VB来实现,学生立刻表现出对学习VB语言的渴望。
  三、增强学生能力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学校的设备雅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就会过时。因此,信息技术课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这便要求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结合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着眼点,“任务”的完成要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能力。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例如:在网页中插入Flash动画,比较用FrontPage与Dreamweaver的异同。同时,“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例如,在制作多媒体作品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
  四、良好教学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绪高昂,则思路敏捷;情绪纸落,则反应迟缓。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对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功能,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艺术化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中,首先把事先收集的全国中小学获奖的课件及网上下载的优秀动画向学生展示,这样便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要培养学生追踪新技术的能力。那种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赶潮流,只要教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就可以”的想法不可取。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室向学生展示新技术、新热点,使学生有机会感受这些应用技术。要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等的认知工具,直接融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统筹兼顾,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方法,并学习致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受用终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析探究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别让孩子成为课堂的旁观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1 19: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1 19: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3

帖子

52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10
发表于 2022-3-12 17: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四川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