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课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

[复制链接]
查看: 541|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8-10 1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而“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要将人文精神融于科学精神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在科学教材中挖掘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着物质、生物、地球与环境等各个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时要以这些最基础的知识为载体,向学生渗透对祖国、对科学、对自然的科学认知观,并学会科学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而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如在教学《呵护我们的身体》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部分是密切配合、协同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在科学探究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感受科学的魅力,在兴趣中增长科学知识和能力,同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意识。
  1.在观察中渗透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目标之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观察能力不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笼统、不精细,同时喜欢新奇事物,缺乏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注意积极引导,逐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提高其观察能力。小学生的观察随意性强、精确性差,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进行观察的活动缺乏耐性。
  三年级教材中《植物的一生》中需要学生从“观察种子――播种――种子在泥土里的变化――种子长出芽以后的变化”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对于学生而言,长期的观察活动会让学生缺乏耐心和兴趣。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观察活动中积极引导和监督,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定期通过图片及文字等形式汇报阶段性成果,最后展示自己的发了茅的种子或自己的观察记录报告,逐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
  2.在实验中渗透人文精神,树立学生的科学态度。小学科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实验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实验活动不仅是收集证据,更是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地开展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感受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过程,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当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求实的精神,才会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如《导体与绝缘体》一课,学生用电流检测器检验,得出水是绝缘体的结论。但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会得出结论:水是会导电的。教师此时应该鼓励学生尊重事实,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只有纯净的水才不容易导电,但在生活中,水一般都达不到纯净的状态,因此容易导电,另外当电流达到一定强度时也会使水导电。
  3.在小组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活动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缺乏竞争性与合作精神。而小学科学中的探究活动、课外活动等都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师在编排小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能力等进行搭配,并合理分工,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扮演合作探究活动中的一个角色。
  三、在科学活动中营造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科学课内外活动,并在活动中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让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通过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种植饲养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在科学小制作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通过社区和家庭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四、在科学评价中关注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科学的评价目的是要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的状况,以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尽量不要用“你们的结论是错误的”等语言武断地否定学生。我们应该淡化对科学探究的结果和水平的评价,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如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是否积极,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乐于合作,是否实事求是等都能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喜悦,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教师在评价中的语言应注意挖掘人文因素。因为评价语言亦是潜在的文明礼貌教育,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小学科学是一种社会性的认识和实践性活动,而通过科学教育又可以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在科学教育中处处渗透着人文性。当科学中的人文性被充分挖掘出来后,理性的知识便充满了丰富的人文性。在这样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教育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就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职业教育发展要做到“三个转变”
下一篇:浅谈愉快英语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0 18: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18: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