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创新

[复制链接]
查看: 493|回复: 5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83
发表于 2020-8-6 12: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宏微观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面对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加快推进教学管理创新,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及改进目前现状的必要性,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作了几点思考与分析,意在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351-01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弊端及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弊端
  1、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于教学管理的需要
  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未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缺乏主动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往往只依靠行政手段, 教师和学生中心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某些教学管理人员缺少系统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知识, 对教学管理规律的研究不深入, 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思考, 致使教学管理理念落后于高职院校改革和教学管理的需要。
  2、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岗位职责不够明确, 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定时考虑不全面, 在实施过程中掺杂了一些人为因素, 规章制度没有起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和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地方, 普遍存在课程资源、双师型教师资源短缺或配置不合理、教师的付出与他们的报酬不成正比等问题。
  3、教学管理人员队伍薄弱,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较低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职教学管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不合理;各层次结构的人员数量不合理;岗位培训、进修不够充分,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缺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理论和实践水平滞后、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机械、呆板等现象。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扩招,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在满足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创新人才,因此我国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培养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的综合型人才。由于受传统管理影响,我国的教育主要把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掌握上,对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较弱。按照创新型教育的要求,推进教学管理的创新,就要积极探索和实施更有弹性、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改进教学机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2、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是适应社会对人才标准要求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不仅仅作为一个人才生产地,还要培养社会化生产需求的人才。并且,学生走向社会的职业生涯不再遵循终身制,就业压力大大增加。教育的目的何在?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人类的“完满生活”不仅需要人类掌握某种技术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健全的人格及为人处事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是教学管理创新的基础。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势必要对传统教学管理进行全方位的革命, 势必引起人事分配制度、学生工作、后勤工作等各方面的改革, 部分教职工可能习惯于旧的教学管理模式或担心自身利益受到冲击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切实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是推进教学管理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动力。
  (二)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教学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学历结构偏低、人员数量不足, 教学管理人员缺少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理论水平偏低、管理理念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教学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运行管理, 还是教学质量监控、学籍管理、后勤保障等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 推进教学管理创新, 必须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使他们具有现代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具有良好的教育科研素养和较高的专业管理能力。
  (三)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应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
  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而这只有通过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制定和实施较为灵活的、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教学管理制度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使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当前已经有学校实行弹性的学分制改革,这些改革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大大提高。
  第二,改变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校应该设置一些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其善于突破陈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提升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深化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学两级管理体制
  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已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达成共识,高职院校也都出台了相应的两级管理方案。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院系两级管理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实现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首先要明确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和系部的权责关系。教务处作为学院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该管的要管,该放的要放,从教学管理的细节工作中脱身,在教学管理共性和方向性上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制定的管理目标应为导向性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系部要在学院的指导下,负责具体实施从专业设置到学生就业的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管理;其次,优化系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置,完善各系部的竞争机制,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实现权利义务的对等。
  由于教学管理创新牵涉面广, 教学资源的变化和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在推进教学管理创新时应采用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其功能。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选择行之有效、能服务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管理模式, 从而真正能对现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程华东,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2]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 。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河北省普通高中舞蹈艺术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下一篇:浅析记忆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6 12: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6 1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69

帖子

52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4
发表于 2022-3-13 09: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79

帖子

551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19
发表于 2022-3-13 13: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可以代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33

帖子

53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00
发表于 2022-3-14 01: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