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全息的噪声图像及消除方法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54|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07
发表于 2024-1-14 16: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本文研究了数字全息图像再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图像噪声,即零级衍射像和共轭像及其消除的题目。通过对CCD记录数字全息图时的离散采样分析,建立了CCD记录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菲涅尔变换再现算法对建立的数字全息图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首次从理论上解释了菲涅耳法再现像的空间及强度周期分布特性,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移位数字全息图像重构方法,有效消除了同轴和离轴成像中的零级噪声图像。在共轭像题目上,通过实验设计和测量,详细探索研究了数字全息原像和共轭像的强度比随物-参光振幅比例、记录距离以及所记录物体的尺寸变化的规律,为理论上解决共轭像题目提供了实验依据。具体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 数字全息是在光学全息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但数字全息中零级像和共轭像与原像难以分离,尤其在同轴情况下原像与零级像和共轭像完全重叠,大大影响了原像的清晰度。所以消除作为干扰项的零级像和共轭像一直都是数字全息的主要题目。目前国际上已经提出了很多消除噪声图像的方法,但是各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有很多应用的同轴全息情形,各种方法都有局限性。2.本文根据CCD记录图像时的离散抽样特性和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建立了CCD记录全息图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菲涅尔再现算法对图像重建波场进行了计算,首次从理论上解释了再现像的空间和强度周期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化的空间移位数字全息图像重构理论方法,该方法利用再现像和减均值法处理后的残余零级衍射像的空间周期差异,通过图像移位和再结合的傅立叶变换处理以及与强度平均法的相结合有效消除存在的零级噪声图像题目,特别是同轴成像模式下,零级斑与再现像完全重叠情况下的噪声消除题目。依据理论方法设计了不同条件下的同轴和离轴成像光路并对数字全息图进行了实验记录和采用菲涅尔算法的图像再现,其结果与理论结论完全一致,即使同轴情形也能有效消除零级像残余。理论和实验结果在国内外均属首创。3.为寻求原像强度最强、共轭像强度最弱的实验条件,采用实验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数字全息再现原像和共轭像的变化规律。得出原像和共轭像平均强度之比与物参光比例没有明显相关性。此外,随着物体记录距离的增大,原像和共轭像的尺寸均缩小,但原像和共轭像的平均强度之比逐渐增大;而随着物体尺寸的增加,原像和共轭像的尺寸也随之增大,原像和共轭像强度之比逐渐减小。以上研究结果为理论上解决共轭像题目提供了实验依据。





上一篇: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制及其背电极退火工艺的研究
下一篇:税务统一工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