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的三大法宝:注意、审美和创新

[复制链接]
查看: 709|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61
发表于 2020-6-10 13: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注意、审美和创新是声乐教学的三大法宝,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使用这三大法宝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本文从注意教学、审美教育和挖掘声乐内涵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注意教学,审美教育,创新
  
  进行声乐教学,学习歌唱的真正要义,不在于名利的炫美,而在于陶冶思想情操,提高人身修养。歌唱声音是情感的一种载体,因此,发声一定要有“感”而发。歌唱使人学会认知世界,科学为自己的价值定位。歌唱声音的“美”是人体美的一部分,训练歌唱就是挖掘、发现和培养“美”。西方著名哲学家兼教育家卢梭讲过:人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到知识去征服和打倒别人,而是为了提高人类的修养,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声乐教育的终极目的亦如此。
  为了更好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进行声乐教学,作者认为有如下三大教学法宝:注意、审美和创新。
  
  一、注意教学,事半功倍
  
  注意是人的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它是人的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学习声乐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在歌唱与发声的过程中,就有注意的品质伴随。这种歌唱时的注意是演唱者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动作或行为的指向和集中。即注意指向于发声要领、演唱技巧、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比如雅意注意。雅意注意雅自觉的目的,也雅需意志努力的,是一种自然而然能注意到的。雅意注意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但也是依存与本身的内部状态。在教学中,学生能满足自己需要、喜好、特别当听到一首优美动人的歌曲时,就会有很想唱的欲望,对崇拜的教师就会积极主动,注意集中地自觉学习或模仿,而雅需意志努力强迫学习,这种学是很乐意的、很愉快的。可见,人的需要和兴趣影响着人对事物的态度。因此,教师在给学生选择歌曲时,除了难度适中外,还应注意选择一些旋律优美的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起其运用雅意注意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教师本身还应在课堂上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举例生动、语言幽默、歌声优美、人格伟大来使学生信任乃至产生崇拜心理,这样学生才会很想上课、很想歌唱,情绪饱满、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解,这种聚精会神是雅需意志努力的雅意注意,这样就不易疲倦,做到愉快的教与学。又如,注意的转移在声乐学习也显得特别重要。有时在一堂课中或音乐会上,一个人要唱两首情绪完全不同的歌曲,如喜悦与悲愤,雅论哪首在先,唱完前一首,就必须尽快转变情绪,否则就会出现原则性的错误,即自己雅法入乐,就雅法正确演唱。因此,要在平时就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得到一定的锻炼,能较熟练地把注意的转移用到实际的学习、演唱中去。
  
  二、审美教育,体验声乐美
  
  声乐教师是传播美的使者,首先自己应当具备美的感情。别林斯基语说过“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大自然景象小叫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假如教师小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她)就小叫能从生活中精心撷取美的内蕴,也小叫能把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扎扎实实地传播给学生。音乐审美就是认识和领会作品的美。审美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掘音乐作品的思想美与艺术美的内涵,用美培养教育学生,使之树立高尚品德、文明美德和职业道德。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审美教育。
  怎样领悟到作品中的思想美和艺术美?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音乐教材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多方而的: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情,有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有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有对末来的向往和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音乐文化索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音乐课程拓展了学科内容,加强了学科的综合,就是要求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文化索养的提高有机地结介起来,强调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成为智慧。音乐课程关注学生的音乐感知、鉴赏、表现、反思、评价、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形成,注重培养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人文品格。所以,音乐课程内容所要求的音乐能力比过去意义的“知识技能”要丰富得多。
  声乐教育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中“双主体”互动关系的建立;强调在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中,在轻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音乐课的任务小仅仅是为了培养音乐专门人才,也是为了让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因此,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感受和体验音乐;允许学生大胆想象,求异创新,在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体验,形成健康、和谐发展的个体。审美教育要正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找准教育点加以启发引导。
  
  三、新因素,挖掘声乐内涵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人的主体性创造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和培养,人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育模式,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与创造的社会主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具备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才能的学生。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教育模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积极主动进行认识与创造的社会主体。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任务之一是:改善教学方法和途径,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让学生成为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主人。
  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多少音乐家,而是培养一代具有高尚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性人才的教育,仅把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理论,会演唱多少歌曲,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因此,教师需转变观念,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领悟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声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传统的声乐课堂是一块黑板、一架钢琴,教师往往花大量时间讲理论,学生却很难消化和运用。“教师讲、学生听”,“老师是权威,一切听老师的”,这样的观点已不适合现代声乐教学课堂。“创新”因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需着眼于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解,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融入学生群体中,通过融入“创新”因素,将枯燥的概念、原理、技巧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乐于被学生接受,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带着问题、带着质疑去学,提出自己带有创意的观点和看法,成为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立君.声乐教学艺术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梁金平.声乐教学与审美教育〔J〕.长沙:当代教育论坛,200 ,02.
  [3]李凌燕.声乐教学“创新”因素之浅探〔J〕.常州:常州工学院学报,200 ,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除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教学对策
下一篇:阶段性能力培养目标下自主英语学习模式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6-10 13: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312
发表于 2022-3-14 01: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开形考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