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语文素养方法探微

[复制链接]
查看: 753|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09
发表于 2020-8-11 0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新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观念,目前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盐外学生来自县内外各个乡镇,大多数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语文素养偏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盐外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在建校10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从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1.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1.1 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大语文学科观。语文学习的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教材只是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我校教师将一些篇幅简短,内容隽永,难度适中的文章编辑成册,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是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些大环境的有机结合。
  1.2 学校构建语文学习的良好条件。学校软硬件条件不仅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习惯的手段。目前,我校已经实现多媒体进课堂,教师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标准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校园电视台、塑胶运动场等设施属于全县一流。学校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加强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我校语文教师的追求。
  2.1 以人为本,精心设计。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不能低估学生的接受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教师要精神饱满,以信任、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挑战和乐趣,从而学会学习,乐于探究,养成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
  2.2 大力借鉴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传统语文教学重视古诗词的背诵、默写、属对、涵咏和顿悟,这些方法符合汉语文学习规律,行之有效,我们应大力继承。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老师们很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强化积累,增强文言语感,让学生得到传统经典的熏陶,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2.3 加强语文课堂训练,活化语文教学。语文课堂训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语文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不能为传授而传授,应结合练习进行。语文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训练等。几乎每一节语文课教师们都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适量的训练任务,让课堂活跃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2.4 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大都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
  3.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语文能力是核心因素。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通过他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来体现,而且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相当的语文能力,能读会写,善于吸收和表达,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不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等课程目标未能达成。
  3.1 创建雨荷文学社,编辑>社刊。依托学校文学社成立写作辅导班,进行写作指导,利用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专题讲座,向文学社会员开放。辅导教师以我校语文教师为主体,外校名师、专家、作家为补充。学生凭文学社会员证听课,每次听讲后,按时上交一篇相关内容的习作。每学月定期编辑文学社社刊>。每学期组织二次全校性作文竞赛,安排两次作文展览,编辑出版一本学生作文集。
  3.2 开展“校园之声”文艺广播活动。成立“校园之声”文艺广播站,播音员从各班优生中产生,分工负责,具体到人。利用校园广播网,每天早读后用10分钟时间播音。作品由文学社提供,主要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节目,如校园新闻、相声、配乐诗朗诵等。每学期评选“优秀播音员”、“最受学生喜爱的节目”,并进行奖励。
  3.3 利用校园局域网络,建设学生个人博客网页。利用我校宽带网进教室的优势,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每学月选择自己的至少2篇习作或感言上传,实行资源共享。还通过登录辅导教师博客获取相应指导,通过互联网获取语文学习资源。
  3.4 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本地语文资源。学生生在盐亭,长在盐亭。历史上的嫘祖、文同、袁思尧等文化名人,盐亭的田园风光和野花野草中蕴含着雅尽的知识,这些资源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因此,我们就让学生把“泥土”和“草叶”装进书包,把“鸟语”和“花香”带进课堂,让学生到田野去,到果园去,亲近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例如开展家乡风俗、历史演变、姓氏探究、家族故事等调查活动,搜集春联、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农谚、歇后语等采风活动,调查盐亭县城、集镇店铺招牌广告文字规范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县城发展变化的情况等。书本以外的生活是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乐求知的空间,又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能促使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就能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我们还将在这方面继续深入地研究、探索和实践,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把我校创建成为绵阳市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收稿日期:2011-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中作文讲评课优化策略浅探
下一篇:教学语言---维系师生课堂生命的纽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1 00: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59

帖子

548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
发表于 2022-3-12 15: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体化电大平台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