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本剧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

[复制链接]
查看: 805|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93
发表于 2020-8-16 1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而编演课本剧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式。
【关键词】:课本剧;语文;素养;有效
  
  初中语文新课表的理念之一是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实践中,我认为应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语文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而编演课本剧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式。
  
  一、阅读感悟课文是演好课本剧的前提
  
  要改编课文,就需要具备戏剧常识及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时需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课文。一是读戏剧,明格式。初中语文课本的戏剧只有第五册第七单元及书后所附的一篇有关戏剧的文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使自己具备编演的知识基础。二是读所要改编课文,要知背景、明主、熟内容。对文中人物性格要清楚,更要清楚产生其性格的社会背景,清楚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用心。三是读出课文的价值意义,产生情感共鸣。四是读出课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通过课本剧的演出,使课文语言和学生的生活语言相结合,促进学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二、明确编演要求是演好课本剧的保证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演,要按一定规范操作,同时又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编演程序为导、读、选、编、演、评六步,每一步相应有具体要求。
  导:学生对编演课本剧虽有兴趣,但编演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可先引导学生回忆所看到的优秀小品,如平时电视台曾播过的小品,简单分析其成功之处,以激起学生对编演戏剧的兴趣,更好地进入编演活动。
  读:要潜心阅读,读出学生的发展点来。
  选:选较生动的记叙性课文。选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决定选用,使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所选课文要求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
  编:在学生编写课本剧时,存在着一个毛病,即照抄课本里的人物对话,抄完了,戏里的人物就雅话可说了;舞台说明也照抄课本里的叙述语句,冗长罗唆。应让学生明确:1.改编时可适当增删,雅论是人物对话或是舞台说明,都是为主题服务的。删简或增添,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又要适合舞台演出。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如《变色龙》里的小狗可用课椅代替,赫留金的被咬伤的手指头可用红纸套扎在手指上即可。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速度、节奏及停顿,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分小组表演,使人人参与,人人得到实践的机会;要安排汇演或竞赛,选表演较出色的学生在全班面前交流表演,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评:评编演。在汇演后,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是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评课文。编演后学生对原课文的理解已提高到另一层次,此时,可提出几个高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语文素质水平的新的飞跃。
  
  三、小组分工合作是演好课本剧的关键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本剧表演是极好的载体。学生排演课本剧的投入是全方位的,它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几人不行,要大家通力协作才能成功。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通过小组的分工,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本剧的编演,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学生极感兴趣,并且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较显著,故在语文课堂上适当编演一些课本剧,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英语高考中,阅读理解拿高分的“秘诀”
下一篇:怎样上好新课程的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6 1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2

帖子

54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2
发表于 2022-3-13 07: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2

帖子

531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14
发表于 2022-3-13 21: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