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结构的表面可控构筑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07|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453
发表于 昨天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银的纳米粒子具有非常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例如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以及催化性能等。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种合成银纳米粒子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生长法、晶种法、电化学法、溶剂诱导法和光化学法等。但是,在这些方法中,产物粒子都分散在液相中,在实现应用(例如催化)之前必须要经过分离和清洗,因此很有必要找到一种可以直接在基底上合成银粒子的方法。此外,银纳米结构相对于基底的取向对其性质有重要影响,如何制备具有特殊取向的纳米结构是该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题目。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在ITO基底表面直接电沉积生长银纳米结构。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实现基底表面银纳米结构的密度可控、粒径可控、形貌可控和取向可控。1. 用PVP作为包裹剂,选择合适的沉晶种电位和生长电位,利用两步电沉积的方法能够在ITO表面制备准球形银纳米结构。通过调节沉晶种电位,可以实现准球形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可控。沉晶种电位越负,得到银纳米粒子的粒径越小。通过调节生长电位,可以实现准球形银纳米粒子的密度可控。生长电位越负,得到准球形银纳米粒子在ITO表面的密度越大。2.利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实现了银纳米结构在ITO表面的形貌可控生长。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制备出银纳米片,银纳米团簇,银纳米花和银纳米针状粒子。研究发现沉积电位、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基底处理方式对银纳米结构的形貌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选择N,N-二甲基丙酰胺(DMF),可以在ITO基底上大范围制备垂直于基底的银纳米片。3. 研究了在ITO表面制备取向生长银纳米结构的影响因素。经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主要有生长电位、反应溶液的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基底表面的预处理、晶体生长时间、反应温度以及晶体生长方式。对ITO基底进行氧化处理(包括高温处理、H2SO4-H2O2浸泡处理、在0.5M KOH以及0.5M H2SO4正扫处理 ),可以有效提高取向生长银纳米结构的密度和产率。





上一篇:一维纳米材料的湿化学方法合成与表征
下一篇:基于模型和估计器的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与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