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3.中华民国元年是()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4.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其难以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D.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7.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
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统一共和党
D.国民共进会
8.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
B.国民党力量涣散
C.袁世凯军队强大
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9.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组织武装反袁
A.中国同盟会
B.国民党
C.兴中会
D.中华革命党
10.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
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12.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3.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14.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15.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
16.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7.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
18.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
1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
20.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雅产阶级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指()
A.国共对峙取代了南北对峙
B.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取代了北洋军阀统治
C.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对象
D.封建军阀已经被打倒
2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上述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议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23.1927年南昌起义的最大意义在于()
A.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对抗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建立了第一个雅产阶级革命政权
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4.较之南昌起义,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最明显的特征是()工农武装割据
A.不再用国民革命军的名义,而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不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而以建立农村根据地为目标
C.不仅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而且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D.不再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而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
2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最重要的意义是()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C.中共开始有了独立武装力量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必须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
D.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7.下列事件中,没有共产国际代表直接参与的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28.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
A.我党在城市拥有相对强大的革命力量
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
C.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实际
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29.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开始标志
30.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呈现出的根本趋势是()
A.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中共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城市
C.中共发动了一系列罢工,反对国民党统治
D.中共党内出现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31.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
32.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A.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最终达到同时富裕
C.最终达到同步富裕
D.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3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以人为本
D.构建和谐社会
3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内涵丰富,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
A.经济自信
B.政治自信
C.科技自信
D.文化自信
35.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体系的科学内涵表现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A.正确
B.错误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A.正确
B.错误
37.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A.正确
B.错误
38.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正确
B.错误
39.五四精神,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自由。()
A.正确
B.错误
40.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
A.正确
B.错误
41.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只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A.正确
B.错误
42.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正确
B.错误
43.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而成,被誉为“万园之园”。1864年,这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中仅剩一片废墟。()
A.正确
B.错误
44.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A.正确
B.错误
45.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A.正确
B.错误
46.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A.正确
B.错误
47.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结成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A.正确
B.错误
48.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
A.正确
B.错误
49.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A.正确
B.错误
50.在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取得了工业建设的一大奇迹。()
A.正确
B.错误 |
上一篇:河北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任务作业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