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搜题】国家开放大学 一网一平台24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10期末考试押题试卷与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115|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2 05: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10
关注【】,回复【试】获取试题答案

一 、判断题
1. 自然后果法强调并澄清了限制,它通过行为的效果来传达哪些言行是不能容忍的。( )
A. √
B. ×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策略型说谎其行为本身并不是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的,只是随机性地说出了与事实不吻合的内容而已。( )
A. √
B. ×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幼儿教师对家长描述学前儿童行为时既要作事实性描述,也应作情感性描述。( )
A. √
B. ×
答案:B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一般而言,3岁半的儿童已经具有涉及心理品质维度的自我概念。( )
A. √国开一网一平台
B. ×
答案:A
- 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发生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研究表明,5—12岁儿童的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7. 幼儿园偶发事件中的社会教育是一种 “就事论事”的教育。(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8. 幼儿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应思考如何将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9. 幼儿园户外空间应具有更高的移动性,而阅读区则应具有较低的移动性。(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0. 已有的知识体系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1. 社会教育内容要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其生活实际相结合,并能丰富其生活经验。(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2. 社会性是指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和与人交往时,在他固有的生物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这是广义的社会性概念。(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3. 教师应有一种宽广的教育视野,将所有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有益的资源与内容整合到社会教育中,借助多领域教育的内容来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4. 在设计社会教育主题教学活动时,要厘清各活动间应有的内在逻辑。(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5. “任务提名法”是朗格内斯在其 “整合教育学习模式”中提出的一种日常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发现同伴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关注到别人的善良行为。( )
A. √
B. ×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二 、单选题
1. 偶发事件中的社会教育是( )。
A. 有组织的
B. 连续的
C. 系统的
D. 即时的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排有助于学前儿童形成( ),对其社会性发展有帮助。
A. 责任感
B. 规则意识
C. 生活自理能力
D. 秩序感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通过讨论和表现交友技能的角色扮演,帮助学前儿童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练习交友技能的策略是(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示范
B. 塑造
C. 社会问题解决
D. 合作活动和游戏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的影响,二是幼儿园( )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A. 教育环境
B. 人际关系
C. 物质环境
D. 教师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霍夫曼提出的 “移情发展的阶段”认为,对他人悲伤的真正移情开始于( )。
A. 2-3岁
B. 1-2岁
C. 5岁
D. 4岁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学前儿童早期用以辨识他人情感的主要依据是( )。
A. 面部表情
B. 行为的激烈程度
C. 情境线索
D. 移情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7. 幼儿教师在制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动目标时,应为( )留下余地。
A. 生成性目标
B. 表现性目标
C. 行为目标
D. 情感目标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8. 《纲要》规定的社会领域总目标的第四个目标是:“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 )。
A. 进取心
B. 自理能力
C. 责任感
D. 归属感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9. 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 )。
A. 儿童对上帝的爱
B. 儿童对全人类的爱
C. 儿童对母亲的爱
D. 儿童对父亲的爱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0. 一个学前儿童推倒别人搭好的积木建筑,是因为他好奇“堆得很高的积木在散落时是什么样子”。这种攻击性行为属于( )。
A. 无意性攻击行为
B. 表现性攻击行为
C. 工具性攻击行为
D. 敌意性攻击行为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1. 后果法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变成( )。
A. 奖励
B. 惩罚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2. 在早饭后的区角活动时间,丫丫和优优并排坐在建构区搭积木。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想拿同一块积木搭在自己的作品中。他们谁都不让谁,便争抢了起来。优优抢到了这块积木,丫丫很生气,打了优优脑袋一下,优优想要还手,就把一桌子的积木全都推到了地上,积木哗啦啦散落了一地。案例中两个孩子的行为属于( )。
A. 表现性攻击行为
B. 无意性攻击行为
C. 工具性攻击行为
D. 敌意性攻击行为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3. 以“勇敢”这一品格为例。小班儿童刚进入集体生活,他们第一次步入“小社会”,最需要做的事情是适应集体生活,尝试与同伴交往,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开展“爱,从晨间的问候开始”“我和我的好朋友”“我来试一试”等主题教学活动。中班儿童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有了更多参与活动的需要和能力,但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如害怕凶恶的动物,害怕一个人独处,害怕上舞台,等等。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我勇敢我快乐”“我做哥哥姐姐了”“坚持,我有办法”等主题教学活动。对于大班儿童,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挑战主持人”“我是小小兵”“我的毕业我做主”等主题教学活动,满足他们对“挑战”的需要,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感受“勇敢”这一品格的内涵。案例内容体现了幼儿园主题选择的特点是( )。
A. 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相匹配
B. 与儿童性格特点相一致
C. 内容选择的生活化
D.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多样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4. 社会教育主题教学活动经常需要融合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学习领域,以促进学前儿童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升,这体现了社会学习的( )。
A. 途径的丰富性
B. 空间的融合性
C. 内容的陶冶性
D. 方法的体验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5. 小班的豆豆在刚进幼儿园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当第一——排队时要排在第一名,拿材料时要第一个拿,洗手时要第一个洗……如果不是第一,他就会闹情绪。为此,他时常与班级的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老师与豆豆的父母沟通后得知:豆豆在家里就喜欢当第一,家里人觉得豆豆小,一般都让着他,久而久之,豆豆就形成了 “我就是要当第一”的观念。针对案例中豆豆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其进行( )。
A. 角色调整
B. 规则适应
C. 情绪调整
D.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16. 相较于其他领域的课程,社会教育在教育途径方面具有的特征包括鲜明的丰富性和( )。
A. 前瞻性
B. 潜隐性
C. 多元性
D. 开放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三 、多选题
1. 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 )。
A. 自我认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体验
D. 自我控制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2. 学前儿童外显行为的自我控制因素包括( )。
A. 对情感的控制
B. 坚持性
C. 自制力
D. 独立性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3.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包括( )。
A. 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化
B. 促进学前儿童和谐发展
C. 为学前儿童社会性的终身发展奠基
D. 为学前儿童未来的成年生活做好准备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4. 学前儿童挑战性行为的“挑战性”具体体现在( )。
A. 学前儿童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学前儿童个体,如出现安全挑战等问题
B. 学前儿童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群体,如出现破坏秩序、同伴冲突等问题
C. 学前儿童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学前儿童家庭
D. 学前儿童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教育活动的进程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5. 幼儿园社会教育主题教学活动的作用包括( )。
A. 促进学前儿童系统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B. 能够系统规划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
C. 增强幼儿教师的社会教育意识和能力
D. 拓展与丰富学前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6. 幼儿教师思考如何提升与学前儿童的拟合度,需考虑的要素是( )。
A. 幼儿家长
B. 幼儿教师
C. 学前儿童
D. 情境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四 、案例分析题
1. 请分析下面案例中孩子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一个简明的指导计划。 下雨了,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小雨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妈妈来了。我摸摸小雨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 小雨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 小雨大喊:“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不,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小雨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 小雨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示意让小雨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小雨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一旁。小雨拿着他插的宝剑在小纯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他用“宝剑”刺向小纯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小雨用手当宝剑,在小纯身上乱打,小纯哭着喊:“老师,他打我。” 小雨妈妈看见小纯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小雨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 小雨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小雨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小雨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答案:关注【】,对话框内发送试题,获得答案。
关注【】,回复【试题】获取试题答案





上一篇:【国开搜题】国家开放大学 一网一平台24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09期末考试押题试卷与答案
下一篇:【国开搜题】国家开放大学 一网一平台24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08期末考试押题试卷与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