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西安开放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第4-6章,权重:25%,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分答卷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22|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10-11 22: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第4-6章,权重:25%,主观需辅导教师评分答卷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第4-6章,权重:25%,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网一平台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点击你所选项目或该项目前的小圆圈,每题2分,共20分)

1. ( )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 教育法律原理
B. 教育法律地位
C. 教育法律作用
D. 教育法律关系
答案:

2.( )的原则有合法性原则、责任行政原则、合理性原则、公开性原则。
A. 教育立法
B. 教育法律适用
C. 教育行政执法
D. 教育法律解释
答案:

3.教育立法是指由特定的( ),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更教育法律这种特定社会规范的活动。
A. 机构
B. 群体
C. 主体
D. 客体
答案:

4.教育法律的实施,不外乎两种方式,即:教育法律的适用和( )。
A. 教育法律的运行
B. 教育法律的遵守
C. 教育法律的监督
D. 教育法律的解释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

5.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对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的解释,称为( )。
A. 法定解释
B. 学理解释
C. 无权解释
D. 法理解释
答案:

6.《教育法》是由( )审议通过的,是位于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之下的国家基本法律之一,与《刑法》《民法典》等国家基本法律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
A. 中共中央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国务院
D. 教育部
答案: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第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并于 ( ) 起开始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 1986.4.12
B. 1995.9.1
C. 2006.6.29
D. 2006.9.1
答案:

8.(? )是指学校依照法律的规定,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活动。
A. 依法治校
B. 依法治理
C. 依规治校
D. 学校治理
答案:

9.学校法律地位具有( )、公益性、多重性三个特点。
A. 公开性
B. 合法性
C. 合理性
D. 公共性
答案:

10.(? )是指为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学宗旨、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做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
A. 学校制度
B. 学校规范
C. 学校章程
D. 校规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请点击你所选项目或该项目前的小方块,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1.教育法律关系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教育法律关系( )。
A. 主体
B. 本质
C. 内容
D. 客体
答案:

12.教育立法的原则包括( )。
A. 法治原则
B. 统一原则,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C. 民主原则
D. 稳定性原则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13.《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包括:( )和《教育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认定。
A. 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
B. 教育管理体制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教育基本制度
D. 学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答案:
14.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 有章程
B. 有教师
C. 有设施
D. 有经费
答案:
15.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 )等。
A. 校长负责制,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B. 教代会制度
C. 家长委员会制度
D. 学生参与制度
答案: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简述教育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答:是指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应遵循bai的基du本准则, 也是各种教育行政执法形式都应zhi遵循的共有原则。一是遵循合法的原则,这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这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活动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二是遵循合理性原则,这是针对行政执法中享有的自由裁量权而提出的。行政机关应当是执行法律的机关,其行为皆应依法实施,但由于行政事务的复杂性,立法机关不可能通过严密的法律规范完全约束行政行为,不得不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承认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程度的行为选择权,即自由裁量权。但与此同时,由于行政裁量权较少受到法律的约束,就出现了被滥用的事实或出现具体行政行为显失公正的后果。本着既能承认自由裁量权的作用,有应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在行政执法上坚持合理性原则。三是遵循权责统一原则,指在教育行政执法活动中,教育行政机关有权对教育行政相对人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同时,也要承担由实施行政执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权利的行使和责任的承担要统一,不能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


17.简述学校能否开除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违纪学生。
答案:《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18.简述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答案: (1)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必须有合格的教师;(3)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四、论述题 (本题20分)

19.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校享有权利的理解和认识。
答案: 根据我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非法剥夺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权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课堂教学、讲座、课堂讨论、观摩、实验、见习、实习、测验和考试等活动,有平等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的权利。(2)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这是学生获得国家各种经济资助的权利。奖学金是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报考国家重点保证的、特殊的、条件艰苦的专业的学生而设立的经济资助制度。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鼓励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贷学金是指为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而设立的经济资助制度。凡是符合规定条件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校申请贷学金,这是受教育者得以享受法律保护的平等权利。助学金是指为使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参加劳动获得报酬,资助完成学业的经济资助制度。凡是符合规定的学生都有权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并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或拖欠学生的助学金。(3)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是指学生有权在德、智、体等方面获得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的一视同仁的客观评价。学生应按照规定接受学校和教师对其学业成绩和学生行为准则的品行考核,学校和教师应当根据规定的要求,对学生做出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的评价。其二,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是学生的一项重大权利,学校应依法执行。(4)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学生的合法权益包括许多方面,如人身权、财产权等。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对学校的处罚、处分不服时,学生有权提出申诉,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受理,并按照规定及时处理。(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是指学生除了享有以上四项权利外,还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教育法》赋予学生享有以上四项基本权利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权利。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以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权利等。(6)在论述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一网一平台答案
20.请结合本课程所学知识和身边的实际,以“我所理解的依法治校”为题,撰写一篇有关“依法治校”方面的学习心得。

【要求】

(1)请认真阅读本课程文字教材或网上学习资料,查阅相关资料,请结合实际撰写有关依法治校的含义、意义,以及对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理解。

(2)学习心得撰写要求:重点突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300字以上。
答案:  依法治校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我认为依法治校的基础是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管理的根本方略,教育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部分,国家的法制化离不开教育的法制化。可以说,随着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发展完善,依法治教治校显得刻不容缓。如何实施依法治校,我谈一些实践体会如下:  在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教的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法制在办学中有着四项重要的功能:首先是教育功能,法律能增强人们的是非观念,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教育、导向功能;其次是管理功能,这也是法制的核心功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与之相应的地方法规,对办学行为作出了规范,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是奖励功能,立功受奖,是一项法制原则,这对于引导师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四是处罚功能,违法必纠,这也是一项法律原则,它能规范和约束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使学校各项工作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充分发挥以上这四种功能,就能够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就能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就能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法律素质。  一是依法规范行为、规范工作。  要依法规范行为和工作,前提是要知法、懂法,这就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提高师生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二是增强师生法制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三是运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好这三个问题,首要的任务是学法。因此,我们对开展法制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学习《宪法》为核心,学习专业法为重点,带动相关法的学习,把学法与法制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并且切实抓好法制宣传阵地,逐步形成学校的法制文化。在师生具有了法制认知基础后,还需要把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结合起来。学校的法制实践可以分几条线,其中最基本的一条线就是“规范”:一是规范行为,二是规范工作。  二是依法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加强管理。  在依法治校的实践过程中,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搞好一所学校,必须搞好学校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体制是一种组织制度,有效的管理制度由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有效的管理系统所构成,由依法制定的学校章程来确认;机制是组织行为系统的运行模式,学校良好的运行机制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群体凝聚、系统均衡等原则,这就必须由依法制定的学校规章制度来保证;学校内部的法制,是学校法人代表、领导集体、教职工代表大会,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管理需要,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说,体制、机制和法制是构建学校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素。  三是依法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  以人的发展为本,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取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是依法治教的主要任务。法律对“人”规定了应享有的权利,学校的责任就是维护他们的权利,依法促进人的发展。在实践中,我觉得我们学校非常重视人(包括干部、教师、学生)的发展这个问题。一是抓规划,促发展,对干部、教师的自身发展进行导向;二是抓培养,促发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三是抓教改,促发展,积极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活动;四是抓特色,促发展,大家都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每一名师生也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从学校到个人都应从自己的现实条件出发,形成自己的特色、特点、特长,促进个性的发展。  四是依法推进学校的自主发展。以学校的发展为本,必须成为管理思想的理念。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抓准起点,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高标准、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从而依法推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西安开放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第1-3章,权重:25%,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分答卷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西安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答卷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