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秋国开电大春东北财经大学(直属)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第三套作业(10-12单元)答卷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32|回复: 0

19万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069
发表于 2024-8-15 07: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共政策分析》第三套作业(10-12单元)答卷
《公共政策分析》第三套作业(10-12单元)答卷
《公共政策分析》第三套作业(10-12单元)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政策活动者尤其是政府通过学习的方式,了解社会的知识和信息变化,引入新思想、新观念吸取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重新界定政策问题,调整政策目标或技术,促使政策发生改变或变迁,实现政策创新,提高政策质量,以有效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 )。
A. 政策创新
B. 政策变迁
C. 政策学习
D. 政策转变
答案:

2.公共政策必须体现( )。
A. 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公共利益
B. 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C. 精英领袖的利益
D. 第三部门的利益
答案:

3.( )原因是在于同一批政策参与者或团体长期主宰相关领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相关的政策问题总是放在相似或相同的脉络和途径中来加以处理,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政策风格。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A. 常规变化模式
B. 非常规变化模式
C. 正常变化模式
D. 非正常变化模式
答案:

4.公共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不包括( )。
A. 系统方法
B. 过程方法
C. 逻辑实证方法
D. 微观经济学方法
答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全覆盖、全正确的答案搜索服务。
5.可行性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
A. 这样做能否可行
B. 决策者或有关公众是否会同意或允许这样做
C. 方案是否通过
D. 理论预设是否科学
答案:一网一平台答案

6.政策制定者通过对政策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是( )。
A. 政策执行
B. 政策评估
C. 政策终结
D. 政策调整
答案:

7.公共政策方案被决策者或当事人接受的可能性的分析是指( )。
A. 经济可行性分析
B. 政治可行性分析
C. 技术可行性分析
D. 其他多种因素的可行性分析
答案:

8.政策范式转换或中断——平衡模式——即政策连续过程出现中断、飞跃,新政策代替旧政策是政策变迁的( )。
A. 常规变化模式
B. 非常规变化模式
C. 正常变化模式
D. 非正常变化模式
答案:

9.公共政策研究中价值分析的真正难点在于( )。
A. 如何排除“掺杂利益的考虑”
B. 如何让被调查者大胆表明其“掺杂利益的考虑”,甚至是“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价值观
C. 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如何从整体利益出发,牺牲个人利益
答案:

10.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优化分析主要是寻找( )。
A. 最优方案
B. 次优方案
C. 满意方案
D. 比较满意方案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一网一平台答案
1. 严强提出的中国政策范式转变包括( )。一网一平台答案
A. 创新发展激励型范式
B. 批判理性动员型范式
C. 经济理性引导型范式
D. 社会理性服务型范式
答案:

2.政策终结有助于促进政策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
A. 政策人员的优化
B. 政策组织的优化
C. 政策过程的优化
D. 政策方案的优化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答案:

3.政策终结的作用有( )。
A. 节省资源
B. 提高绩效
C. 避免僵化
D. 优化政策
答案:

4.精英主要包括( )。
A. 政治精英
B. 经济、军事、外交和科学精英
C. 道德精英
D. 文化精英
答案:

5.政策变迁的内涵有( )。
A. 政策变迁表现为政策的长期发展演化
B. 政策变迁并不具有特定的主体
C. 政策变迁是政策内外部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D. 政策变迁是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答案:
一网一平台答案
6.一些过时的政策仍然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 )。
A. 政策终结的程序不合法
B. 政策终结的重视不够
C. 政策终结的力度不够
D. 政策终结效果不明显
答案:

7.公共政策研究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方面有( )。
A. 政治可行性分析
B. 经济可行性分析
C. 技术可行性分析
D. 其他多种因素的 可行性分析
答案:

8.中国政策终结存在的问题有( )。
A. 政策终结的程序不合法
B. 对政策终结的重视不够
C. 政策终结的力度不够
D. 是政策终结效果不明显
答案:

9.公共政策是为了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从分配的角度看,政府对公共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人们必须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
A. 政府为什么应该这样分配
B. 政府为什么能够这样分配
C. 这种分配的实际结果是什么
D. 需不需要重新分配
答案:

10.经济学分析主要包括( )。
A. 福利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公共选择理论
D. 新制度学派
答案:





上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东北财经大学(直属)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第三套作业(7-10单元)答卷参考答案
下一篇:24秋国开电大春东北财经大学(直属)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第二套作业(5-8单元)答卷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