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法律基础_形考任务四0
实用法律基础_形考任务四0
试卷总分:100 得分:62
1. 消费者是指( )。
A. 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一切有关人员
B. 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
C.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而进行消费的人
D. 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公民个人或者单位 答案:
2.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 ??? )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A. 5
B. 8
C. 10
D. 15
答案:
3.假设张某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后经了解,张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伪造的,实际上是高中毕业。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合同
B. 张某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C. 该合同无效
D. 该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答案: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4.假设以下各项中的行为人都智力状况正常,那么下列哪一项行为应被认为是 犯罪 ( ???) 。
A. 甲是成年人,在公共场合打了李某一记耳光,但尚不足以造成对李某身体的伤害
B. 乙今年 22 周岁,盗窃了价值 200 元的财物
C. 丙今年 15 周岁,深夜对马路上的行人实施抢劫,劫得财物价值 500
D. 丁今年 45 周岁,因迟延履行合同,导致对方当事人损失 2 万余元
答案:
5.小王将邻居家的 10000 元现金偷回家中,经家人规劝,小王后悔,在邻居未发现时,又偷偷将该 10000 元现金放回原处。小王的行为是
A. 犯罪 中止 ??
B. 犯罪 既遂
C. 犯罪 未遂
D. 不作为 犯罪 处理
答案:
6.以下哪一项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 刑罚 种类: ( ???)
A. 罚款
B. 剥夺政治权利
C. 取保候审
D. 拘留
答案:
7.下列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是 ( ???)
A. 剥夺政治权利
B. 管制
C. 没收财产
D. 罚金
答案:
8.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 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答案:
10.. 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 " 因逃逸致人死亡 " ??
A. 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B. 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C. 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D. 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答案:
1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可引起( ??? )。
A. 第二审程序
B. 复核程序
C. 审判监督程序
D. 执行程序
答案:
12.人民检察院认为或发现法院的一审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在法定期限内提请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并予以纠正的行为,被称之为 ( ???) .
A. ? 申诉
B. 上诉
C. 公诉
D. 抗诉
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13.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 ( ???) 行使。
A. 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B. 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共同行使一网一平台答案
C. 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公安局共同行使
D. 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行使
答案:
14.在哪些情形下,公司可以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A. 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但张某怀孕的
B. 张某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被行政处罚的
C. 张某在产期内,但其不能胜任工作,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
D. 张某严重违反单位的劳动纪律的
答案:
15.张某实施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 A 行为,并造成了一定后果,社会影响较坏。但这一行为在我国刑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只有关于 B 罪的规定与 A 行为最为接近。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
A. 对张某不得定罪,因为必须遵循 “罪刑法定”这一刑法的基本原则
B. 对张某应该定罪,即定为 B 罪,因为罪刑法定原则不禁止类推
C. 对张某应该定罪,只要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就应该严厉处罚
D. 对张某不得定罪,因为他的行为没有触犯刑法
答案:
16.以下哪些情况行为人是肯定须负刑事责任的( )。
A. 15 周岁的人实施的数额较大的盗窃行为
B. 酗酒的人 犯罪 的 ( 成年且精神正常 )
C. 又聋又哑的人 犯罪 的 ( 成年且精神正常 )
D. 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的严重伤害他人的行为 ( 行为时正值发病期间 )
答案:
17.对于被判处( ????? )的 犯罪 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 死刑
B. 无期徒刑
C. 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 管制
答案:
?
A. 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依照无限防卫权的规定,不负刑事责任
B. 王某在张某昏迷前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之后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C. 王某在张某昏迷前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之后的行为不再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必须对张某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
19.公开审判是保障审判民主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措施。但是,审判公开是有 —定限制的,根据法律规定,以不公开的方式审理的案件有( ????)。
A. 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B.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C. 涉及未成年人 犯罪
D. 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答案:
20.关于两审终审制,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国开形成性考核答案
?
A. 两审终审制,是我国诉讼的基本制度
B. 一个案件经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
C. 任何案件必须经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才能终结
D. 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其判决即使经过二审也还未生效,还必须经死刑复核程序
答案:
21.我国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
A. 在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告人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
B.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一般不承担举证责任
C.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一网一平台答案
D. 在事实难以查清或双方提供的证据证明力相当的情况下,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败诉的风险
答案:
22.我国《 刑事诉讼法 》第 12 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原则包含以下内容 ( ???) 。
A. 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B. 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共同行使
C. 人民法院判决任何人有罪,必须依法判决
D. 未经依法判决,人民法院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