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的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284|回复: 1

24万

主题

24万

帖子

3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8257
发表于 2020-8-29 22: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变化,在高校中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大学生体验生活、锻炼自我、深入实践、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和有效平台,但也存在一些影响发展的突出问。基于此,正视问题,科学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一条既符合新时期高校社团发展实际又有利于切实加强社团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思路,这对于破解社团发展难题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字:新时期 高校学生社团 发展问题 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虽然在各高校党、团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因为学校本身原因造成的;但是,大部分是属于共性问题,而应从深层次进行剖析和加以解决,以实现高校社团建设的根本性突破。其中,比较突出、集中和尖锐的问题有:一是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社团的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缺乏有效引导和指导;二是社团体制结构松散,机构运行缺乏民主机制,会员流失严重,凝聚力不强;三是社团内部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缺少竞争,人员缺乏积极性,没有形成‘比干事、拼奉献、重贡献’良好的工作氛围;四是社团总体发展不平衡,畸形发展比较严重,组织机构正式性不强,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工作缺少连贯性;五是活动经费不足,活动场地受限,社团活动质量难上层次,注重打造“品牌”活动的意识不强。
  从各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的现状看,各高校社团的建设与发展良莠不齐。面对这种高校间的社团发展良莠不齐的状况,我们必须要革新思维抓机遇,齐抓共管破好题,因此要做写好社团发展文章首先应要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至关重要,思路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坚持好推动高校社团发展的工作思路(简称“一二三”社团工作思路),也即深化“一项改革”,加强“两大建设”,落实“三化要求”,努力实现高校社团科学发展,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
  
  一、切实深化一项改革。
  
  一项改革,就是学生干部选拔培养任用管理机制体制改革。
  深化学生干部选选拔培养任用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对于社团发展来说,人才是重中之重,切实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干部选拔培养任用的机制体制,促进人才培养,构建精英团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应是破解社团发展难题要首先解决的问题。社团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社团精英人才的延续性就决定了社团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培养一流的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储备,应摆在社团发展目标的首位。为此应着力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突出加强社团干部特别是社团负责人培训工作。二是更加重视对会员的培养锻炼。三是努力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
  
  二、着力加强两大建设。
  
  两大建设,就是制度建设、活动载体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在社团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以及社团章程等这些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在高校社团管理上的制度建设问题而言,存在着不少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应从总体和水平上着力开展好制度建设:从总体上而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各项社团管理制度,确保社团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制度,都有制度管理和制约,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完善的制度可以保证社团健康发展,能够极大地推动社团发展;从水平上来说,要进一步提高制度的质量,把制度的制定要与社团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决立足社团发展实际,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服务社团方便会员为宗旨,开展好创制制度各项工作。
  第二、加强活动载体建设。对一个社团来说,结合自身社团性质和学校社团发展实际进行合理定位这可以说是学生社团生存与发展的基石。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学生社团是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的,性质迥异的学生社团,但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的方式和空间却大同小异,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重复单一,不具独特性和创新性,都以开展讲座、组织旅游、举办舞会等活动为主旋律,缺少特色,缺乏新意,根本形不成品牌。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应结合系科专业特点,以社团性质为立足点,以院系专业特色为结合点,合理定位,立足实际,做出特色,打造出好的活动载体,走一条项目特色化品牌化道路。
  
  三、贯彻落实三化要求。
  
  三化要求,就是继续贯彻落实好日常活动机制化、重点活动品牌化、品牌活动届次化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贯彻落实好‘日常活动机制化’的要求。就具体要求而言:从内部运行机制来看,高校社团发展缺乏长效的机制,工作的连贯性不够;从社团发展的外部环境来说,社团发展畸形,整体实力不强。学校在政策、经费、场地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一些社团受宠有加,而一些则倍受冷落,得不到应有的业务指导,经费、场地雅保障,活动自然开展不起来等,这些是导致社团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可以说贯彻落实好“日常活动机制化”要求就是要切实建立起一个长效、稳定的外部政策机制,为广大社团公平分享各种发展资源创造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创建一个良性的外部资源分配机制,引导各种资源在各类别社团之间科学合理均衡的分配。
   第二、贯彻落实好‘重点活动品牌化’的要求。对于一个社团来说,要成为一个有生命力与影响力的社团就必须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活动,打造出品牌文化,创造出属于有自身特色的社团文化。首先要求要树品牌意识,建精品活动,创社团品牌,应在自身的一些有发展前途和发掘潜力的重点活动上动脑筋,要勇于在特色上下硬功,要敢于在活动质量上下苦功,以品牌活动去提升社团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更大的关注与发展。正如企业一样,一年成功靠机遇,十年成功靠管理,百年成功靠品牌,对社团而言要打造出社团的品牌活动,让品牌形象持久地推动社团的发展。
   第三、贯彻落实好‘品牌活动届次化’的要求。因此,在一个社团经过艰辛与长期努力形成了有自身的特色品牌活动后,社团人在社团品牌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上就务必谨慎行事,切勿搞‘新官上任三把火’,‘标新立异’‘急功近利想出成绩’,要妥善处理好创新,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把社团工作做实,把品牌活动做大做强,要把品牌活动一届一届地办下去,力争踏实办好努力做实重点强化,也就是说要贯彻落实好“品牌活动届次化”的要求。
  纵观全国高校社团的发展,大学生社团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社团真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当前高校社团的建设与发展良莠不齐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出现这一现状既有历史的因素,现实性的原因,还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新时期,进一步破解社团发展难题,加快社团改革步伐,推动社团实现跨越式发展仍是我们必须努力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社团发展任重而道远。因此,按照“一二三”社团工作新思路,紧密结合高校社团发展实际,围绕高校社团工作发展这个中心,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社团各项改革,把高校学生社团工作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王庆文,傅强,李铭霞.论高校学生社团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功能[J],中国高教研究;2001.12
   [2]邢存海.对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滁州师专学报,2003.12
   [3]刘岗.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3
   [4]陈泮成.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5.2
   [5]张慧.社团活动促进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N].安康日报 安康学院
   [ ]陈德洪.对大学生社团作用的重新理解[M].四川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
  汪中元,(1988.3―)男,湖北省黄梅县人,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职务:贵州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执行主席,党支部书记。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论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
下一篇:课堂提问的高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9 2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