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团与多样化大学生思潮的引领

[复制链接]
查看: 520|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1
发表于 2020-8-8 11: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群体组织,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功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大学生思潮的有效载体。通过高校学生社团引领多样化大学生思潮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多样化大学生思潮 引领
  作者简介:王建君,男,1982年生,原籍天津市,河北区。毕业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法学硕士,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教师。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①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育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覆盖、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与群体的双重使命,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扮演者重要角色。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推进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灌输,同时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有效参与。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爱好、趣志为出发点的非正式群众组织,是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物质载体,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功能。
  一、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主要思潮概析
  当前高校中大学生思想整体上是健康、稳定的,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思想、思潮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涵盖了政治经济学、社会文化生活和学术文化等不同领域,社会思潮多样化特征更为日趋明显。
  首先,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利益群体日益多样化与多元化是我国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国内背景。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都处在由半封闭社会向开放多元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社会利益群体不断具体化。在传统的两大基本阶级之外,又衍生出了新兴阶层和复兴阶层。虽然这些利益主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但由于各阶层的社会地位不同,导致各种利益群体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诉求必然有所差别,使我国社会思潮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我国高校当中,有的学生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或者是特大城市。我国社会的转型期特有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二元结构,导致了不同阶层生活水平与物质收入层次差别,加之同是来自农村或者城市的学生家庭经济水平又大相径庭,家庭当中的经济状况产生了所谓“富二代”“穷二代”。
  另一方面,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于传媒体系,各种社会思想进入开放的中国,这是我国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国际因素。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必然是多样的、流变的,每一种思想价值观念都有可能因为适应不同人群共同体的精神需求而被人们所信奉和接纳。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加强,但仍具有片面性,并且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诸多方面的自我体验都比较敏感,善于接纳外来事物,很快地融入到自我意识当中并且表现出来。他们自我体验较为强烈,由于大学生的自尊感比较突出,情绪上容易偏激。这也是容易激起各种大学生各种思潮激荡的重要原因。
  其次,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潮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
  1.大学生思潮受一定时代和社会存在的发展所制约,因而其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校园中大学生的思想在历史中产生,并在历史中发展并逐步灭亡,它要反映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况,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时代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它既可以成为时代的先导,也可能成为发展的羁绊。
  2.大学生思潮具有能动性特点。根据社会思潮基本属性,其虽然不表现为一种强制力,但其一经形成,就能动地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高校校园中大学生先进的思潮,由于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反映了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思潮,由于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发展方向,背离了生产力发展方向,则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形成消极的阻碍作用。
  3.大学生思潮愈加具有现实性的特点。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它是对一定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高校大学生一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大部分生活拮据,加之面对升学与就业的压力,大学生思潮通常以动态的形式去表达人们的利益愿望、生活理想和政治诉求,并以观念的方式去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和热点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热烈地关注它,并形成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4.大学生思潮具有明显的变动性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要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它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还要保持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高校中每一种大学生思潮在其产生之时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然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的展开,它慢慢地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成为不必然的了。所以大学生思潮的发展才会表现为一个起伏跌宕的过程,其间伴随着高潮和低谷、前进和曲折,呈现出的潮来潮退、潮起潮落的现象。
  二、高校大学生社团是引领大学生多样化思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物质载体。
  首先,大学生社团在历史上曾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乃至引领做出重要功绩。五四运动时期,作为一支社会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在社会主义众多流派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大学生社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社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力量,更是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如天津的觉悟社、北京大学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这些大学生社团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参与社会实践与各种社会思潮碰撞。五四时期的主要社团都十分注重理论应用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唤醒大众、发动群众,推动革命浪潮的进一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群众的传播与引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社团是引领多样化大学生思潮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载体。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去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②我们这里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大学生思潮的本质就是本质就是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统治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本质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③在当今高校校园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大学生思潮,本质上就是在大学生整体思想中维护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所有理论立场的统领地位。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含糊和妥协。厘清“引领”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开展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工作的基本点。在大学生社团中学生整体学养较高,他们善于接受一切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因此,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能够被他们所接受。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质的变化,在信仰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甚至出现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声音。因此,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实践形式推动引领多样化思潮,特别是引领大学生日趋多样的思潮。
           
       大学生社团在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参与人员涉及领域明显扩大,社团成员来自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学历,其中相当多的社团已经深入到社会以及社区;活动形式从运动型组织向利益型转变,在对社团成员自身得到锻炼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北京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求索学社、南开大学理论三会、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他们有的在社区建立实践基地宣讲与学习理论知识,有的帮扶家庭困难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假期学业辅导,有的深入养老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等。
  三、我们认为以高校大学生社团为物质载体的引领大学生多样化思潮工作,应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其一,引领大学生多样化思潮需要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决策者、控制着的工作责任。社团发起的人力资源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规范队伍建设思想原则,设置学生专门德育教师对社团建设、组织、策划、人员进行合理引导。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各方面的特色教师与学生、两课教师、德育教师与班主任、学工班主任与团总支书记、科研系主任于党总支书记、各职能部门、科室领导等人力,均可深入到大学生思想中各个环节进行疏导,进而达到全员教育的目的;并且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来说,明显存在地位不高、知识不全面、能力技能不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思政队伍进行系统的内部培训、外出进修。
  其二,在大学生社团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存在于当前大学生思想中新矛盾与新问题。在建立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到党内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西方新自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生在红旗下,长在改革开放中,涉世不深,对国情和历史缺乏深刻的了解,思想上出现了如由于理论的贫乏导致认识的偏颇、价值趋向的倾斜导致个人本位的扭曲、家庭破裂导致的个人精神缺失等等。这些我们要及时剖析,善于总结问题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把握住总的原则与大的方向不变,我们才能继续采取恰当的手段营建和谐的隐性教育环境,使得大学生社团中每一个成员得到健康发展。
  其三,加强理论学习的主体性与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社团。大学生社团要利用自身优势贴近学生生活,改善理论灌输方式和呆板的说教形式,是大学生领悟到学好理论对个人成长进步的意义,通过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进行定期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亲身感受说给大家,形成群众性理论学习。另外,队伍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潮的组织保障,我国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国家领导人,都是在社团中成长起来的,推动到校社团的引领作用,就必须重视骨干队伍建设,对社团干部和优秀社团成员,进行定期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同时加强干部队伍的内部交流与朋辈影响,重点发挥主要社团干部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影响更多的学生群体。
  最后,大学生社团在加强实践的同时应有目的地结合自身专业进行社团建设。列宁指出:“每个青年必须懂得,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如果不受这种教育,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④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是学习自己所学专业的各个知识,将社团实践活动与自身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搞好社团建设与学风建设有效途径。大学生应从社团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实践,理解专业知识实践使得大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自身专业的应用领域与社会价值,这是大学生社团能够长盛不衰有效方式之一。让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在课余时间继续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是高校社团的特点。大学生社团可从自身特点出发,深入社会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团为单位,与城市社区进行文明共建活动,为学生开辟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基地,同时学校要社团进行规范化管理,使之长效化、机制化。在社团活动中,每个成员也可按照自身志趣投入其他社团实践活动,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平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多样化思潮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通过高校学生社团这一大学生活动的实践平台,把最广大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志趣集中到一起,把大学生思想中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联系起来,使社团成为引领大学生多样化思潮的主要阵地。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1-10-25(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选集,第1卷,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注释: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④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 年第二版,第293-312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关于组建非专业大学生合唱团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8 11: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8 1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86

帖子

53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80
发表于 2022-3-14 14: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