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

[复制链接]
查看: 1108|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162
发表于 2020-8-28 23: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灿烂的诗词文化,理应进入我们的教学视野。它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当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广泛积累中增强自己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古典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产生最早,发展也最为充分。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哺育了一代代士子学人,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孔子就曾教导孔鲤说:“不学诗,雅以言”。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中国古典诗词拒之于语文课堂教学之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古诗词的渗透教学,力求使它与教材的学习相得益彰,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一、课的提出
  为什么提倡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呢?我认为原因有四:
  首先,是为了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内自上而下倡导素质教育,其实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教学中就不应该只囿于薄薄的一本教材,应该把目光多投向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力。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一种文化底蕴。不言而喻,对学生多进行一些这方面的熏陶,定会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所裨益。
  其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高考考纲有明确的规定:要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语文第三册选编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意味着编者也意识到古典诗词在语文教育及审美取向中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诗词鉴赏活动,既符合考纲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心智的启迪。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而鲜明的音乐美和绘画美。通过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育,使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既获得了文辞,又得到了美感。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是体现寓教于乐、感染陶冶,从悦人到怡人到感人到育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追求“真、善、美”这一崇高美好愿望的精神内驱力。雅疑,诗词教育就是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捷径之一。
  最后,即使是新教材,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了几十首诗词,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语文学习不同于科学分析,实践表明,阅读数量的积累,语文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首要的前提条件。新版教材也特别指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对诗境的“感悟”。
  二、课题的实施
  那么,怎样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呢?教育名家魏书生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他一直坚持每天给学生补充诗词,让学生吟咏其中。我也是利用课下或课堂,有机地把名家名诗补充给学生,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弱水三千,即便只取一瓢,也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意。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首先,联想导入,激发兴趣。如讲授《故都的秋》时,我是在让学生回忆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的诗文中进入课文的学习的。我们共同回忆了上至《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下至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再到苏轼的“荷尽已雅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陶澹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等诗句。通过上述诗文的欣赏,学生自然会沉浸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产生深厚的求知欲。又如《鹊桥仙》,我是用杜牧的《七夕》导入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从而在浓郁的浪漫色彩中进入课文的学习。
  其次,引经据典,全面理解。有的课文,为了需要只引用了诗词中的几句甚至只提到了题目,在教学中,可以把全诗列出,并加以分析,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明确地理解所引诗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及作用。例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在谈到字的联想意义时,提到了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一川烟草”,并未详细展开,在讲授这个地方时,我补充了这首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惟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加深了思想认识,而且还扩充了知识面,使学习学习到了如何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更是涉及了有关杜鹃的诗文词句,通过整理并熟记,同学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的有关知识,感知了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
  再次,追根溯源,对比分析。课文中也有一些地方并不是直接引用古诗词,而是变了形,巧妙地化入字里行间。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分析课文中这些语言的意义作用,然后引出它的本体,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不同的艺术效果。如《长亭送别》开头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作者用几个带有季节性特征的景物,衬托出离人的情绪,把读者引向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里。而这正是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通过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分析,使他们既体味到课文的特点,又领略了原诗词的意境。而在《扬州慢》中,诗人更是多处化用了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通过补充与对比分析,同学们更能深刻领悟了这首被称为有“黍离之悲”的慢词。
  最后,由此及彼,求同求异。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或题材相同,或意境相同,或题目相同。即使同一作者,也有许多意境或相同或相反的诗词。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立足课本,广泛联系,由此及彼,融会贯通。在充分赏析课文的同时,可选择内涵或意象与课文相似的诗词来充实阅读量。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引入他的《饮酒》;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联想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样,既在内容上相辅相成,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使学生对作者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再如,学习《越中览古》,可以补充李商隐的《咏史》;学习荀子的《劝学》,可以把朱熹的《劝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带入课堂,两相比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促织》一文,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主旨,我补充了清代诗人郑板桥的《题墨竹》:“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使他们认识到了本文的讽谏之旨。尤其是在学习《红楼梦》专章时,我给学生汇总了原蓍中的“十二支曲子”及判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课题的总结
  通过诗歌的引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反馈了课文,又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我想,这是其它任何方法都取代不了的。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深深体味到了其中的意境美,可以说是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和启迪。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大地。我想,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诗意地沉迷课堂,在飞扬的青春中留住美好的诗情。
  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是一个正在开发的课题。我想,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定会日益显出它的优越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把古典诗词融入课堂





上一篇:小学牛津英语 A教学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特征之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8 23: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