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 864|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64
发表于 2020-8-26 1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在总结杜威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研讨了高等职业教育所具备的一般属性和所特有的显著特征,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提出了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观,而且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职业教育 影响
  随着全球的新技术革命,劳动力结构从传统粗放型转向现代集约型,对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当前对于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为什么办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引入先进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作为新教育的拓荒者,所提倡的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
  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欧美社会的深刻变革是分不开的,其鼓励探究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是建立在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和教育冲突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杜威看来,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人类社会不仅改变了政治疆界、扩大了生产规模、加速了人口流动,而且人们的各种生活习惯、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的重要结果就是促进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一方面,随着生理学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的进展、进化论思想的出现、科学实验方法的使用等,强调发展及变化和重视探究及实验成为西方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杜威教育思想正是这一时期科学探索精神广泛影响的产物。另一方面,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也形成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特点。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强调行动和鼓励探究的哲学,主张观念与行动的统一,并在二者的结合中把观念能否产生效果放在首位。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杜威教育思想渗透了强调探究和创新,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1、教育是生活的必需,没有教育,人类生活就要停止;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具有传递经验、交流经验的作用。2、教育必须利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离开环境就没有教育;社会环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学校是一种典型的特殊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智力与道德倾向。3、教育即生长。有三个维度:一是不能把生长看做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二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三是生长的能力一方面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另一方面依靠别人的帮助。
  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对传统教育“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是分不开的。知识“旁观者理论”把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相隔离,强调认知是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情,教育上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与行为相分离等弊端。杜威认为,知识和行为应当合一。如果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不能影响其行为,行为又不能源于其所学的知识,那就会养成一种轻视知识的习惯。从“知行合一”思想出发,强调学校应当把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移到活动上来,通过运用所学知识逐渐发展相应的能力。通过对“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和“知行合一”思想的阐述,杜威提出了知识与行为相结合以及强调个体在获取知识上的主动性,为通过探究活动而获取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指导思想。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这个词是从训育与牵引两方面来的。据此可知,‘教育’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引出,即它是一种内发的活动;二是内发有一定方向”。可见,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出”,同时让“内发有一定方向”。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没有学生自己的内发,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体现出教育的一般特征。
  德语中职业为“Beruf”,意为“天职”,表述了对奋斗目标的追求,有精神层面的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呈现出专业非业余的特征;而工作则是指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也泛指机器、工具受人操纵发挥生产作用,含有休闲、非专门化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为了生存的就业教育,其存在取决于社会劳动力资源补充的需要,既体现出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体现出人们的从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显著特征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不单是学历教育,还囊括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培训。高等职业教育在内容方面应该拓展到考虑未来职业人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即对职业规划设计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所有人,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拓展定位层面,即所需专业训练的工作岗位是连续性的,而非某一特定岗位的技术。所以,作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入学时甚至短期内的职业倾向作为判断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以“职业人”而非“工作人”作为培养目标。
  三、杜威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观发生变化。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许多问的发生都与对教育的基础的理解有关。高职教育中“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即 CBE,也称为“能力本位教育”、“实际能力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被提出是在1891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约翰•杜威在其纲领性的著作《我的教育信条》中写道:“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是在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沿着现代文明所由来的同一的,总的建设路线而活动的。”在《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杜威说:卢梭“认定教育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这种主张却是现代一切发展教育事业的努力的基调。”可见,教育应当以“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为基础。尽管杜威和卢梭都没有直接提及“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但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却是极其相似。
  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发生变化。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这是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模式的理论基础。所谓产学结合,目前权威的解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形成的一份题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21世纪远景》的建议书中的说法:必须在教育与职业界之间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以满足在教育与产业部门以及其他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形成协同作用的需要;以促进一般能力、职业道德、技术的和创业的能力培养;以传授人类的价值观和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与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立场相一致,一切真实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因此,杜威所主张的“从做中学”,实际上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他提出要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创立了“五步教学法”:1、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要占有知识材料,从事必要的观察。4、必须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5、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检验其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验证其有效性。杜威认为:“在教室中•••在仅是教科书和教师才有发言权的时候,发展智慧和性格的学习便不会发生;不管学生的经验背景在某一时刻是如何贫乏和微薄的,只有当有机会从其经验中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他才真正受到教育。”杜威强调的教育方法是要突破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唯一场所的陈旧观念,突破职业教育的学校模式,将职业教育延伸到学校之外,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场所的开放性的职教模式。这个思想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要求教学“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的做事情的机会”,逐步养成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寻找课题、积累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发生变化。教育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对人的培养,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教育的这一特点贯穿古今中外以至未来的一切教育之中。长期以来,人们将大量精力花费在论证如何理解教育目的这个概念本身,而没有充分强调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注意教育目的是什么,而往往忽视教育目的应当是什么,即教育目的的指向问题。纵观教育发展史,关于教育目的曾经出现过个人本位论、能力本位论、人格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等诸多类型的观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我们可以有任何数量的目的,这些目的都是前后一贯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大量的目的,这些目的在当时当地都具有巨大的价值。”“在不同的时代,有许多目的曾经被使用过,如完全的生活、更好的语言学习方法、以实物替代文字、社会效率、个人修养、社会服务、个性的全面发展、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纪律、审美的沉思、实用等等目的。”由此,教育目的的多样性显而易见。至于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杜威也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描述,着重强调教育目的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必须关注“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的环境”,必须关注“一般的和终结的目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杜威选取了在教育理论中流行的三个比较重大的教育目的论:自然发展论、社会效率论和文化修养论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一般的或概括的目的,只是研究特殊的教育问题的观点。因此,要检查任何大的目的叙述有何价值,就要看这个目的能否迅速地前后一致地转化为另一个目的所提出的进行程序。”在杜威看来,这三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论“并不是截然相反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由此,应该把它们协调起来,不要偏于某一个而遗弃其他的。”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目的观的第一突破与必要选择。对于现阶段我国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杜威教育思想是在自然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应对美国当时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而产生的,其职业教育理论在解决传统职业教育面临的职业训练与社会发展的脱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8  
   [2]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 :2  21
   [3]顾振华.论高职教育中产学结合的系统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之三[J].职教论坛,2004,(15)
   [4]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1  19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5
  作者简介:
   王 睿,女,(1913.03-),华东交通大学学士,郑州大学硕士,现任教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郭运宏,男,(1914.03-),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现任教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下一篇:北大疯了,校长推荐制砸破了高考的公平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6 12: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5

帖子

50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95
发表于 2022-3-12 20: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