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好数学

[复制链接]
查看: 902|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2
发表于 2020-8-26 12: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基础。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把生活中的问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
  实践证明,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对于他们体验数学知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对教材稍作调整,以剪纸进行导入:首先,我拿一张长方形白纸,先把它对折,再剪出一只蝴蝶;然后,我又拿一张长方形白纸,也是先把它对折,再剪出一片枫叶。学生看到一张张白纸在我的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蝴蝶和精致的枫叶时,引起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蝴蝶和枫叶的制作过程,在说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受轴对称这一数学知识,从而引出了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概念。接下来,我再出示教材提供的图形,让学生在对对称美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轴对称以及对称美,取得了很到的学习效果。
  二、亲历实践,充分体验
  虽然学生可以从书本上了解一些数学知识,但这也仅仅是间接经验,尤其是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的亲身体会也就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了。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实践、充分体验。如:在学习“克、千克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带来了2分的硬币以及1千克重的各种物体,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体验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使他们很好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另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体验数学。如:“生活中的正负数”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很容易记住,但也只是浮于表面。为了让他们真正理解正负数的含义,在学完这节内容后,我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正负数的应用,然后再回校交流。学生各尽所能,除了发现教材上出现的有关信息外,又发现了很多新的信息:有的在超市结算小票上发现了“-2.5”,表示“在要交付的金额中去掉2.5元”;有的在电梯上发现了“-F1”表示“地下一层”……通过寻找、交流、分享,使他们对这一部分知识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注重应用,深化体验
  为了使学生体验到的数学知识得以深化,我经常引导学生把体验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如:学完“对称、平移、旋转”这一单元内容后,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丽,我趁机鼓励他们运用这部分知识当个小小设计家,可以给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某项活动或某个学校设计一个独具创意而且有象征意义的标志。他们纷纷动手,展开想象,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作品,同时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为自己带来的成就感。
   四、循序渐进,有效体验
   数学知识复杂抽象,不是靠你讲我听、你教我学就能掌握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体验内容,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的发展都要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样三个阶段。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学生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上升;到了三、四年级,逐渐开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了五、六年级,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如果数学体验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顾学生思维水平的阶段性,那么体验不仅会成为虚设,而且还会抑制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阶段性,逐步深化他们的数学体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学习英语,你害怕什么?
下一篇:美国电影亦为中国教育敲响警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6 12: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6 12: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