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 861|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9
发表于 2020-8-23 18: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3315(2011)11-028-001
  
   高效语文课堂强化学生的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点拨者、引导者。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可以说,高效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情感、智慧等方面的内容,尝试并总结出以下几种实施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求教于专家。
  一、营造民主氛围
   首先,教师要真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大多非常敏感,教师是否真的爱他们,他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融洽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可信赖的人,值得尊敬的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放心大胆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才会使课堂成为活力四射、思想涌动、情趣盎然、令人流连忘返的乐园。
   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奉教参为金科玉律,不做教参的传声筒。如今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讨论式、问答式、活动式等各种教学形式轮番登场,在看似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背后,有一个根本的问没有得到解决,即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学习与发展考虑,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探索者的角色,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结论,而是学生向未知领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过程,是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和激情。
   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能力训练的平台。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显然不是民主的课堂。当然,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有些东西非讲不可,而且要讲深讲透,这里是说在很多课堂教学的情境下,教师应从主讲的位置上退下去,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搭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平台,才能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以利于组织讨论,激发热情,制造思维的碰撞,闪耀创新的火花。
  二、开放教学策略
   开放教学策略,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方面,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决定自己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语文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开放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学会因势利导和按需帮助。教师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进行讲解,而要看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水平,只有在学生努力思考却想不明白,努力去试却行不通的时候,教师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或讲解,或点拨,或组织研讨,或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学生需要什么帮助,教师就应提供什么帮助。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精短文章,它们内容简单,主题鲜明,写作特点显著,可以根据学生写作需要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即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于漪的《往事依依》,笔者认为若仅仅作为一般阅读教材处理,意义不大,但若同时作为写作范文,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淡化了本文的阅读教学,而偏重于作文教学的指导。
   对于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笔者采用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教学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时,笔者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讲授意境的概念并讲授分析意境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的两首让学生如法泡制,自己独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分析。由于指导具体而又科学合理,课堂收效非常好。多数学生很好地进入并把握了后两首的意境,文字表述相当精彩。如一个学生描述《浣溪沙》的意境:小溪潺潺,澄澈的水中浸润着嫩绿的兰芽,松林静默,沙径清洁。暮色苍茫中,细雨纷飞,子规啼鸣。词人借助这幅清新润湿的画面,表达了逆境中自我砥砺,积极向上的情怀。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交给了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课改精神。
   总而言之,开放教学策略,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尽力采用最好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全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本来就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技能,要教好语文,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我们的眼光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
   如讲解《孔乙己》一课时,分析孔乙己是一个悲剧形象,“短衣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就是他们那杀人不见血的刀――雅情快活的笑,间接地把孔乙己送上了人生末路。那么,是什么心理促使“短衣帮”对穷困潦倒的孔乙己痛鞭心病,肆意挖苦呢?笔者在课堂上要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储备独立思考。之后就有学生联系自身和他已有的经验储备,谈了一种观点:短衣帮都是些做工受苦的人,平日里受够了雇主的欺压,憋在肚子里,借酒浇愁还不够,只好找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孔乙己来出气,以此求得精神平衡。学生能联系生活表达出日臻成熟的见解,令人欣喜。
   贴近生活还可以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包括导入和结束语。用课文的内容辐射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情感智慧,用生活关照语文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志趣等出发,谈谈对课文的体验,这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主旨的理解,更有益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目标。
   总之,教育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但不管怎样变,提高教学技艺,求得课堂的高效始终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打造有效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让校园网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阵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23 18: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3 18: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