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复制链接]
查看: 1004|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105
发表于 2020-8-23 12: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什么是德育?网络定义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体验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目前就中小学德育而言,我们不缺少德育规范的传授(灌输),而是缺乏德育实践。道德说教固然能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但是学生品德最终要看的是道德行为,而非道德认知。目前中学生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感恩意识淡薄;安全知识与技能匮乏;公共秩序意识的缺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和参加各种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我们的教育就以生活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道德规范。下面我就以佛山市顺德区碧桂花城学校的德育体验课程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活动体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开设烹饪课:感恩父母从生活自理开始
  暑假过后,一位初三的孩子来到办公室聊天,我问他暑假过得怎么样?学生回答道:过得不怎么样,老爸老妈要上班,一天到晚都吃泡面,现在到学校了,可以到学校食堂吃饭了。听了学生吃泡面的理由,心理很不是滋味,走进教室去班上了解学生假期生活过得怎么样,结果大出我的意料,居然很多的孩子不会自己做饭吃,“父母上班”泡面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常说: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一个初三的孩子,如果连自己动手做饭吃的问题都解决不好,还谈什么教育?还谈什么幸福生活,岂不是教育的失败!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即使他各科的分数再高,考的学生再好,又有何意义呢?
  二、建立安全教育中心:懂得安全知识,学会安全技能
  面对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一个个家庭因为交通事故而破碎,可见,交通安全知识一点也不能少;面对那些需要急救的伤员,我们因为没有救护的基本知识而束手雅策,少了这些救护知识学生们就会陷入有心雅力的漩涡之中;汶川地震与日本大地震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同样是地震,为何日本人要比我们有秩序,要比我们懂得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地震逃生训练必不可少;经济发达了,楼房也高了,当高楼发生火灾时,有人因为没有掌握必要的安全逃生技能而命丧黄泉,高楼安全逃生技能谁说不重要;所有的这些安全知识与技能,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想这些东西我们的学生必须学会。
  安全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为了更加深入的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校建立了安全教育中心,有地震体验室、交通碰撞中心、心肺复苏室、风暴体验室、消防体验室、高空缓解基地。通过地震体验,让学生明白了地震时必须头顶书包,躲在课桌下,第一轮地震后要马上逃到安全地带;通过交通碰撞中心的体验,让学生明白在马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明白系安全带和不超速行驶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心肺复苏技能的学习,学生学习掌握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通过消防体验,学生们明白了灭火器的不同作用和使用方法;通过学习高空缓降的训练,消除学生高空逃生的恐惧心理,学生个个必须掌握了高空缓降的基本技能。学校安全教育中心的建立,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更掌握了生活中必须具有的安全知识技能。
  三、建立自主活动区:遵守公共秩序是文明素质的体现
  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公共秩序才能使社会得以正常运转。日本大地震中那秩序井然的场面常让我们震撼,日本人对于公共秩序的遵守也让我们国人自叹不如。去美国一些学校考察学习,你会发现美国并没有什么德育处或者政教处,但美国人的秩序井然,走进他们的校园,你会发现规则雅处不在,而且明确具体,违反规则,要担当责任,或贴在教室里、或贴在活动区,规则雅处不在而带红袖章的老师一个也没有,这和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中国的学校是带红袖章的老师雅处不在,而规则没有,长此以往在学生的眼里只有老师,没有规则。因此你会看到美国一些公众场合用绳子隔离开来,没有一个人从中穿越,而中国人却会从绳子上跨过去,或者干脆把绳子弄断。
  公共秩序意识的建立要从校园抓起,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能为个人、社会带来哪些方便。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公共秩序的意识,学校成立了自主活动区,在这个区里有:投篮机、有电脑动画、有电子阅览区、有电子乒乓球、有旱冰壶、有桌球、有开放式阅览区、有体育器材开放区、有棋类活动区。学校在每一个区域都张贴了游戏规则与要求,在自主开放区开放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学生们乱排队、插队、争抢的事件偶有发生,但正是在学生的自我教育、同伴的提醒、老师的教育下养成了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教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回答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所以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不让学生眼中只有老师的现场督促,而是要让学生胸中有规则”,在体验各种规则中养成习惯。
  德育体验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能力。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我们的德育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传授,更要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让德育目标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内化成为他们的道德准则。
  专家点评:
  “这次非常高兴受五中的邀请来咱们德阳学习,受益是非常大,因为我们德阳在教育改革和探索方面都是非常有成效的。因此,我这次来德阳,觉得要讲的可能很有限,要学的可能更多。从今天早上开始,一进校门给我们介绍的是学生,这让我感受颇深。一所学校,如果受教育者能对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制度、学校方方面面的细节了如指掌、高度认同,那么这个学校就会前景广阔。而且我注意到,有些学生不仅能用中文给我们介绍,还能用英文介绍。当然,这是指高中的学生,高中的学生也确实不简单。这就说明,我们德阳五中的校长和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探索上不仅有想法,而且真正在探索,并有实效,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我们的教育将着力点真正落到了学生身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
  德阳中学研究的《“博”之文化引领课程改革》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说它有前瞻性,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以博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战略文化工程来贯穿课程改革;说它有创新性,是以特色师资建设和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并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教育与教学结合研究为主,走出了一条以“博”统领学校工作的路径、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是值得总结、提炼、借鉴与推广。
  德阳中学以“博”为核心理念的办学特色,以及在博之师资、博之教学模式、博之校本课程、博之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二、三、四、五来概括,就是通过两个转变向三个方面延伸做到四个渗透体现五个特色。
  两个转变:就是促进了学校由外延向内涵发展的快速转变,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的快速转变;
  三个方面延伸:一是向教育文化学延伸,二是向学校管理学延伸,三是向战略目标延伸;
  四个渗透:向学校渗透、向师生渗透、向课堂渗透、向社会渗透;
  五个特色:师资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育人特色;
  德阳中学探索“博”之文化引领课程改革,特色创建追求卓越发展,对我们搞好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当然,我们在不断研究与完善这个课题的同时,还要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博与专的关系;二是博与精的关系,三是博与微的关系。
  ――教育前沿主编王琪
  一、学校“博”文化建设的成就或优势
  第一,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对“博”文化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思考。《学校文化战略纲要》考虑到了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构成了完整的系统。
  第二,在实施中,有系统、实在、可行的计划、措施,说明五中的课题是干出来的、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写出来的。
  第三,研究中,考虑到了“博”文化的立体性、时代性、发展性。不是抱着古人对“博”的理解不放,而是考虑到了知识社会、国际开放、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个性化人才培养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对“博”的新要求。
  第四,课题组的同志考虑到了“博”与专的关系。比如,在系统构建的同时,大力强化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改革,鼓励教师对“趣味教学法”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了学校的基本特色教学模式,同时鼓励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研究总结个人特色教学法。这说明学校的领导同志注意到了学校全盘工作与课程教学这一重点工作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第一,理论价值。五中的该项课题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丰富了学术界对学校文化的理论研究。
  第二,实践价值。表现在:对五中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其他学校有借鉴作用;为迎接新一轮、更高层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高起点。
  第三,政策价值。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为德阳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该课题对于推动德阳五中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五中在课题的推动下,一定会建设得更好,一定会成为德阳教育系统的一张非常好的“名片”,对于提升德阳市整个教育系统的知名度,会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继星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理工类本科教材编写和出版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下一篇:中小学阶段教育资助受助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23 12: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