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运用对语文课堂效果的辅增作用

[复制链接]
查看: 896|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8327
发表于 2020-8-19 2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多媒体运用得当,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师生双边活动、补充教材内容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辅增作用
  
   语文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减少教师板书量,使部分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还能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辅助增长的作用。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增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巧妙运用多媒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多媒体运用得当,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里面所讲内容多数为学生陌生的,如果按传统的方法口头讲解,任凭教师讲得天花乱坠,恐怕也难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如果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具特色的民居图片,则只需要简要的一些文字即可将各种民居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眼前。由于直观形象,且有艺术美感,学生兴趣和热情必然被激发出来。此时,教师再辅以简要的介绍和讲解,效果必然好得多。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能有效调动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双边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即便教师想要双边互动,也往往由于学生参与欲望不高而导致教师一厢情愿。如果多媒体运用得当,则能有效改变这种现状。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利用多媒体将一些模拟场景展示出来,并逐步提出问,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一步步深入问题,参与讨论,双边活动就会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得以进行。某老师以此法实践,课堂教学互动效果良好,印证了多媒体对于师生双边互动的促进作用。又如,执教《最后一头战象》一文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讨论,最后归结到“最后”这个词上,从而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在师生双边互动和学生多维互动中搞清楚“为什么是最后”的问题本质。
   三、妥善运用多媒体,能有效补充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以文字为主要载体,而现代信息社会中,广大学生习惯了接受声像信息,而对文字信息的接受则相对麻木一些,因此,课堂中如果只是让学生看文字内容,学生对信息的把握往往不足。此种情况下,如果用多媒体将教材内容呈现出来,则能创造另外一番景象。比如在教学《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学生由于水平有限,对诗句的理解可能非常有限。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天门山长江水破门而直朝东方奔去的壮阔态势,长江的大气、奔放就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这种背景下再配以大气的诗词朗诵,则教学效果必然大不相同,诗歌意境在学生心中不言自明。又如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反映地球被破坏的图片,归类后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边展示边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对这类图片的观察理解,学生就会对课文的主要思想有充分的把握和认识,从而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也会被激发起来。
   四、适时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并非让学生简单地接受,而是要让他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实现再创造,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创造性思维。多媒体手段的适时运用,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让学生思维更加灵敏,从而有助于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当然,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件。课件内容不能只是简单地展示和讲述,还应当对学生留下问题,让学生随课件的引导展开思考和讨论。对于一些问题,要让学生讨论后自己得出答案,而不是通过课件展示答案。
   毋庸置疑,多媒体的运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运用得当。运用得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内容得当,即多媒体展示的内容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不能花里胡哨,离题太远;二是时间得当,即多媒体的运用必须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时间把握不当,反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适得其反;三是方式得当,即多媒体的展示方式应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密切相关,在同一时间内,不该展示的内容就应当暂且隐藏。这种方面“得当”做到后,多媒体的运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切实起到辅增作用。
   (作者单位 贵州省大方县双山镇双山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现存传统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9 20: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