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校本教材编写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773|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8
发表于 2020-8-18 16: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新格局的形成,培智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2001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应体现先进的特殊教育思想,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智力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智力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于是不少培智学校都编写了或者正在编写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实用教材。这些自编教材大多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环境入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培智学校的教材脱节问。但是也有一些教材存在着将知识简单组合,缺乏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笔者认为编写培智学校校本教材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作为对智障儿童实施教育教学的培智学校,教育的重点应从过去过分强调注重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指导思想和做法,转移到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适应生存生活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的基点上。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把传授知识和技能与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要求,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符合智障儿童的认识规律。选编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语言规范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将“五有”“三热爱”等思想性的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渗透到教材和活动中去。
  二、突出实用性与补偿性
  智障儿童最需要的是实用性强的生活化知识及技能,对他们进行的教育应以社会生活经验为主,以适应社会生活为主,融入基本的生活必需的读写算等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的编写应体现以“生活为核心”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智障儿童普遍存在着词汇贫乏、发音不准、表达不清等具体的语言问题,而语言是他们生存最基本的工具。因此,说话听话应是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材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浅显的语言和社会教材及适合的童话故事来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融合共性与个性
  智障儿童个体间差异大,一个班虽然只有十名左右的学生,但层次较多,每一届学生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自编的校本教材大多针对本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适合本届学生的教材并不一定适合下一届的学生。因此,编写教材时在注重保持共性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到个性教育内容的空间灵活性。留有一定的空间和灵活性,下一届的教师就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这样既保证了教材的整体性、延续性,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免得年年要花费较多人力、物力编写教材,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培智学校可以成立一个教材编写协调小组,从整体上把握自编教材的共性和灵活性。
  四、强调系统性与综合性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几乎都是各学校自发进行的,客观上是教学的需要。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内容的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参照《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刚要》选择教学内容。教材的编排必须符合中重度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采取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方法。要用发展的理念从全局着眼编排课程,不能仅仅着眼于一学期、一学年。教材的编排可以尽量多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掌握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为目标,采取综合主题的教材编排和活动形式,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在增长知识中体味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五、显现前瞻性与可行性
  虽然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但智障学生再学习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编排教材时,我们应考虑到中重度智障学生在九年的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更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发展水平。拼音的学习对中重度智障儿童来说非常复杂和困难,很难掌握。就算花费很大的精力认识了,也不能独立借助拼音识字和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际教学意义已不大。校本教材中就要放弃拼音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写中还应考虑到学生毕业走上社会之后要用的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以减轻他们对家长的依赖。自编教材应考虑安排指导智障学生怎样寻求帮助、基本的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和学习的能力的内容。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快餐式”科学教学带来的思考
下一篇:提高当代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8 16: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