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理念下“以学为主”的小学语文课堂

[复制链接]
查看: 1073|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65
发表于 2020-8-17 13: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评价。其特点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由于长期采用接受性学习,学生具有依附性,大大削弱了他们的问意识、创新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等。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我们应倡导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此模式要求我们要精心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以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此模式要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体现过程式,情境化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教师是语文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人。学生应该认识到自主拥有解决问题的主动权,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以学为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它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和意志努力的强度。学习品质表现为:(1)对学习的语文内容感兴趣,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语文问题,逐步树立学好语文的责任感;(2)能够主动参与语文活动,逐步培养自主设计语文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的意识;(3)具有初步的语文问题解决的意识能力;(4)经常能体会到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对自己能学好语文充满自信。
  一、为以学为主搭建平台,创设情境
  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经验告诉我们,在民主、平等、宽松、自觉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记忆牢固。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送给学生,营造一个师生平等的宽松气氛。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关系。学习情境的种类有问题情境、任务情境、案例情境、讨论情境、表现情境、操作情境等。不论是哪一种学习情境,都要突出问题性。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围绕一定问题,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诱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亲自成为“发现者”,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建构主义学习观主张,学习“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的意义”。即学习要从直接经验出发,感知并连接间接经验。教材知识是间接经验,教师在呈现学习情境后必须提供引导性材料,有利于学生从直接经验出发去认识间接经验。如在布置下一个自主学习课题时,教师先向学生推荐有关的图书和相关的网站、网址,便于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
  二、为以学为主的课堂作好设计
  首先是要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探究与思考。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要相信学生具备学习语文的能力,大胆告别“满堂灌”,切实实行教学民主,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究思考,始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应少一些单一追求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获得,方法的训练,多一些充满思想,充满感情,充满人文精神的探究性学习。总之,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适当采取延时评价,能让学生总结的,决不由教师包办代替。我们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去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还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对各自得出的结论及倾向的疑难问题,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表达交流或探究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讨论前要经过独立思考,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要有自己的见解,学生要大胆发言,谈认识并介绍其思考过程,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再以课堂为主渠道,用课堂来辐射和带动一系列课外活动的开展,诸如办手抄报、知识技能比赛、开展专题实践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突破单一的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制约,增加信息的传输渠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最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时时体会成功。让学生感受成功,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语文的自主学习,也是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健全人格的要求。怎样让学生既体验到初步感知的成功,又能进一步地掌握新知。做法是出示一个或几个问题,问题要精心设计,要能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身边,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出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
  三、为以学为主内化能力
  内化能力就是要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新获得的语文知识进一步归纳、强化、迁移,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从而内化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首先要让每位学生对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及情感体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表述出来。其次,教师再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巧设玄机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引申迁移和扩展,举一反三,举三归一,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并鼓励学生创新。如学完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第八课《三顾茅庐》一文后,我们可留给学生这样一个作业:“我评刘备这个人”,学生有说刘备聪明的;有说刘备愚蠢的;有说刘备忠厚的,能够不顾自己皇族身份礼贤下士的;有说刘备尊重人才的等这些问题都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动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比以前“鲜活”了许多:学生们的发言自由度宽了,讨论参与度高了,学习合作度强了,互相交流多了,微笑的脸庞多了,这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小学语文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下一篇:论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7 13: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70

帖子

520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5
发表于 2022-3-13 14: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开形考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