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查看: 526|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88
发表于 2020-8-16 23: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化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及复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实验插图、图示、习题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
  【关键词】化学 阅读 能力 培养
  
  一、加强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1、概念方面的阅读指导
   在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通过联
  想、讨论、推理来启发学,毛提出问题与讨论结果。化学基本概念的文字阅读.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字和词、概念之问的区别与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①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读,要让学生明白概念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能深入地理解.明确其中的化学涵义,实质上是要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②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以判断。有些概念往往罗列在一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加以区别和联系.也只有对化学概念进行类比,才能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识。③概念用语。化学教材的用语.书写都有严格的要求。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2、图形的阅读指导
   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的阅读,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的条件;(5)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a、化学实验的原理;b、实验结论;c、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当然.有关实验图的阅读必须与实验的操作结合起来,要把阅读教材与观察实验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三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往往把描述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他们往往只注意理论,而忽视实验。要指导他们勤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特别是要使他们能迅速而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对于曲线图的阅读,这方面多属于一些综合知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广度。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坐标的应用。在每一条曲线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化学意义.同时.还要了解图上的点、线、面的化学意义。通过化学原理与数学知识的结合从而抓住曲线的本质.找到突破口。
   3、数据方面的阅读指导
   化学教材中的数据都是经过科学家们的实验积累而得出来的。数据的引用是为了说明某一概念。因此,要在教材的阅读中.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分析问题.导出概念。在阅读时.耍告诉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基本过程.不经过比较就不可能分辨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就不可能确定事物的关系.也不可能区别事物的异同。在指导方法上着重比较以下几个方面:看数据的大小;看数据之问有没有内在联系等。另外,化学教学中还有有关表格的阅读、化学方程式中各种条件的阅读、实验现象的描述阅读等等,根据情况,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学会阅读。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强化问题意识.培养阅读习惯
   一方面在阅读中,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阅读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更要使学生明确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阅读要求要十分明确具体.在开始阶段,可将这些要求编成具体的问题并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一段时问后.可将讲义缩简成阅读提纲.写在小黑板上布置给学生。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
  就不必再发讲义和布置阅读提纲.可逐步要求学生通过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从而自己提炼出阅读提纲。
   另一方面在课前预习或课堂中的阅读,要求学生做出简要的标记或笔记.对重要的概念、论述以及关键的字、词、句等.要学生以勾、画、圈、点等方式做出必要的标记.或者写
  出简要的读书笔记.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最后,教师要加强检查.及时反馈情况。为了使学生能认真阅读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汇报阅读情况,检查学生阅读效果,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时,教师必须亲自一个一个地检查.不让任何一位没有完成阅读要求的学生蒙混过关。一段时间后,教师可通过同学相互检查、教师抽查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后.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我检查、教师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课本及阅读笔记,也可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经过一个时期的严格要求,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2、控制阅读节奏.增强阅读时效
   课堂中的阅读,应控制阅读的时问和节奏。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阅读的时间中应包括学生思考的时问。课中阅读所用的时间.一般安排为老师阅读时问的1.5―2倍。在课堂上根据学生阅读情况,特别是后进学生的阅读速度随机进行调整。在阅读时,应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节奏.对内容不同、难易有别的教材,阅读的速度和节奏,也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对易懂的内容、节奏应当明快,速度可适当加快;对抽象费解的内容、节奏则应当重缓,速度可适当放慢。
   3、重视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和习题,多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如一些背景材料、化学史等内容,习题中的新情景、新信息题目,特别是新情景、新信息题。一般情况下,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然后再利用有关课外阅读材料及信息给予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信息给予题,由于题目给出的信息往往是学生在课本中没有学过的,如化学科技最新成果、化工生产原理、某些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内容等等。配合有关教材内容,让学生阅读、练习这类题目,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的求解,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抓住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从慢速度到快速度、从低要求到高要
  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逐步使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得到稳步提高。同时经常反思,力争让同学们在化学课学习实践中获得省时,有效的高效阅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浅析如何增强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下一篇:浅谈如何掌握课堂组织教学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6 23: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0

帖子

52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1
发表于 2022-3-13 11: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