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G 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19(2008)10-004 -01
在昆虫分类教学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论既难于结合实际,又难于记忆那么多的目及昆虫等,还难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总结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死板的“满堂灌”、“一言堂”、“封闭式”的模式,要“开放”“搞活”。“开放”就是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搞活”就是课堂教学方式要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导学生主动去捕捉知识,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宗旨。基于此,我在昆虫分类的教学中做了尝试:“走出去”、“请进来”、“再认识”的教学方式。“走出去”,即走出课堂、走出校门采集昆虫,“请进来”,就是把采集的昆虫制成标本,按目的不同在实验室中布置成展室;“再认识”,就是观察、比较、分析这些标本,最后总结出每个目的主要特征。具体过程如下:
一、“走出去”
提前三周布置作业。第一周认真阅读课本中实验十一《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必要是教师利用晚自习时
间,讲述其中学生不容易懂的部分,以便使学生掌握如何采集昆虫,如:采集飞翔的昆虫要用捕虫网,采集夜间活动的昆虫要用诱虫灯(或蜡烛),活动迟缓的昆虫要用镊子去捕捉;掌握其他的常识性的问题,如作好记录等;掌握昆虫干制及浸制标本的方法。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再分组及分发工具。每班可以分成八个组,并分配每组重点要捕捉的目,分发使用工具:如捕虫网、毒瓶(可以自制)、采集箱、指形瓶、玻璃瓶、镊子、三角纸包等,并介绍其使用的方法。最后让同学查看课本或其他书中有关目昆虫的生活习性,制订出行动的计划(采集的时间、地点等),告诉学生,只要是六条腿的就抓。
第二周是采集昆虫。同学们按制订好的计划利用课外活动、晚上、早晨、甚至星期六、日的时间到校园内外去抓。把抓到的昆虫及时做处理,并记下采集的地点、日期、采集人的姓名、昆虫的生活习性,制成临时标签,系在昆虫上或和昆虫一块放置,便于以后的整理。
把采集到的昆虫带到实验室或教室做必要处理,该展翅的展翅,该整形的整形。然后查出其名字及所在的目,等到适宜时便装到标本盒内(或塑料泡沫上),制好永久标签帖上。
二、“请进来”
利用第三周的时间把每个班制好的标本都集中到实验室,由老师和同学一同筛选,把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期的、同一个目的放到一块,在实验室布置成一个展室。如果标本的数量和种类不够全,可将往年同学做的或实验室中有的,如蝗虫的生活史,家蚕的生活史,蜜峰的生活史等标本加入其中,尽可能全面反映每个目的情况。这样一个展室便布置好了。
三“再认识”
在进行观察、综合、总结之前,为了更好地观察昆虫每部分的特征先在实验室里结合实物,上一节基础知识课,把昆虫的触角、口器、复眼、翅、足等进行介绍、使同学们打好观察所必须的基础知识。然后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观察、总结课本介绍的常见的八个目的主要特征。观察时要提示学生观察的顺序,即昆虫身体的大小,头部触角、口器、复眼类型等;胸部翅、足的类型;腹部的特点;生活史类型。同时注意其生活的环境及食性。并把常见的昆虫记住。最后总结出目的主要特征。总结时尽量不查课本,做到独立思考、总结。
必要时可以作一个示范,如直翅目特征的总结:直翅目有蝗虫、蟋蟀、螽斯、蝈蝈、蝼姑等,它们的身体有的大型、有的中型,因此身体是大中型;它们的触角全部是丝状,可以说它们的触角是丝状的,口器都是咀嚼式;胸部:蝗虫、中华蚱蜢、螽斯等的前翅都很长且革质,而蝼蛄、蝈蝈的翅却较短,因此只能说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大多数狭长革质,后翅都宽大膜质并且折叠在前翅下;后足除蝼蛄以外都很强大且都能跳跃;他们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的,而且大多数是农业害虫。这样示范后,直翅目的主要特征便总结出来了,按同样的方法同学们可总结其他目的主要特征。
由于受标本数量和种类的局限,学生不可能将每个目的主要特征总结得十分准确,这样就得再利用一节课的霎时间,与同学们一起与课本上所讲的主要特征加以比较,以便使学生对每个目的主要特征有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为了加强记忆并便于以后的复习,留课下作业,列表总结各目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的种类。
最后,为了使同学们记住常见的种类,可将八个目的昆虫摆放到实验室外的橱窗内,使学生上下课时随时可以复习记忆。
经过实践发现,同学们很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也很好。
以上是我在昆虫分类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有不尽意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如何使快乐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下一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发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