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六种力”

[复制链接]
查看: 594|回复: 4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6
发表于 2020-8-15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是要有“亲和力”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虽然当前的教学理念不再过分强调学生要“信其道”,但“亲其师”绝对是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
  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折射、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显现。
  教师的亲和力是学生亲人的形象,年轻的有亲和力教师会被学生看作他们亲爱的哥哥或姐姐;年长一点的有亲和力的教师会被学生比作他们的爸爸或妈妈;再长一些的有亲和力的教师会被学生情不自禁地称呼为爷爷或奶奶。
  教师的亲和力是学生亲人的话语,课堂上,教师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浸入学生心田,学生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快乐的,他们自然会不自觉地在教师的引领下创新学习、深切体验、彰显个性。
  亲和力是师生爱的光芒的交晖,普洒在课堂上每个人的身上;亲和力是师生情的缕丝的交汇,缠绕在课堂上每个人的心际;亲和力是师生童心的外显,是师生童趣的碰撞,是师生童乐的欢享;亲和力是师生关系平等的写实;亲和力是师生教学相长的战鼓,教师完全把课堂教学当成了与学生合作探索、共同成长的地方。
  
  其次是要有“研发力”
  
  教师的研发力是指建立在教师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专业发展基础之上的,教师独立研发教学或学习借鉴已有优秀教学成果进行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能力。但是当前有极少数的个案显示,有些教师具有较强的研发力却没有足够高的教学质量,因此被同事质疑,更甚者,会引发一些教师对教师做科研的必要性产生质疑。这样的个案反映出来的问是个别教师做研究时,没有将理论结合实践,或者没有处理好问题与课题的关系,从而把研究与教学做成了两张皮。但是,客观来讲,普遍来看,教师研发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或者说,那
  些课堂教学质量越高的教师,必然具有越高的研发力。
  
  其三是要有“影响力”
  
  能创设好课的教师雅疑是有成效的教师,而“富有成效的教师必定是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教师。”
  教师的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对学生道德的影响,即教师的道德素养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对学生性情的影响,有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即很多学生的言行与其喜欢的教师的言行有相似性,就表明这一点。教师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通常如果教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学生多数会自觉学习。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影响是一定的。教师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这一点在现实中也较普遍,那些习惯于搞题海战术的教师班里的学生往往也只会“拼命”做题,而那些有灵性、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师班里的学生往往也善于思考、善于寻找和运用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取向的影响。我有这样的经历,就是我所教的每个班的学生毫不例外地都喜欢我的课,他们在课余时间也愿意学习与我这科相关的知识、钻研相关的问题,我认为这就是对学生学习取向的影响。
  然而我们知道,一堂课的主要任务雅外乎上述几个方面。由此可知,教师的影响力对一堂好课的创设何等重要。
  
  其四是要有“感染力”
  
  什么是教师的感染力?有人认为:“教师的感染力是指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多知者和先知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通过以身示教、师爱教化以及人格感化等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从而取得满意的教书育人效果的能力。”我认为可以说得简单一点,即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通过情感、语言等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欲望的能力。
  有一位教师介绍了他上《小珊迪》一文的教学经历,有这样一个片断:
  当讲利比向“我”讲述珊迪被马车轧断双腿奄奄一息时还派他送还“我”找好的四便士时,我满怀激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们,珊迪、利比兄弟俩是孤儿,在饥寒交迫、寒来暑往中唯一的亲人自己最亲爱的好哥哥就要悲惨地死去了,利比这时站在旅店的温暖的炉边,心理寄挂着命在旦夕的哥哥,他是怎样向作者诉说的呢,请你们来诉说。”这时学生早已被我低沉凝重的叙述带到寒风凄侧的街头,又辅之以《小白菜》的前奏作配乐,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被激发,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自然地用情去读,用心体验,和小利比及作者的感情自然交融,朗诵时如泣如诉,令在场老师雅不潸然泪下,学生们泣不成声地回答道:“老师……珊迪……是个诚实善良的孩子……”
  我曾听过的一节课题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小学语文课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课一开始,教师就把学生带入了对总理怀念的情境,课堂不时有部分抑制不住自己感情的学生在抽泣。课将结束,高潮迭起。最后,教师在黑板前挂起了周总理的遗像,同时播放哀乐,教师提议全体师生为总理默哀。这时,我看见没有学生能控制自己的泪水了,教室里哭成了一片。
  由上述两个课例可以看出,教师的感染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意义非同小可。
  
  其五是要有“执行力”
  
  教师的执行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保课堂秩序或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二是确保预设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得以执行。
  这里所说的教师的执行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也不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育“绝对服从”。而是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有序实施的基本要求。这样的课堂具有“三反对、三主张”的特点,即反对强迫,主张感召;反对教化,主张引领;反对个人意志,主张共同参与。
  
  最后是要有“应变力”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事实上,应变能力是有效教师重要特征,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老师出示这样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解答: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 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般的解法是:288-3 ×5=108(台)
  可是,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把算式错误地列成
  “288÷3 ”
  坐在下面的学生沉不住气了,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几个胆大的孩子窃窃私语:“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做错题的孩子站在黑板前“手足雅措”,脸涨得通红。
  上课的老师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转过身对那位板演的学生说:“这道题你没有做错,只是没有做完。”老师这样一说,全班学生都愣住了,个个瞪大了眼睛。在老师的启发下,做错题的学生明白了:288÷3 =8(小时),这一步求的是这个车间完成装配任务所需的时间,现在装配了5小时,还要装配8-5=3(小时)才能完成任务。还剩下没有装的是3 ×3=108(台)。这样,得出了题的又一种解法:3 ×(288÷3 -5)=108(台)。
  从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应变力是很强的,他的这次应变有三大功能,一是保护了做错题的那位学生的尊严,二是“将计就计”引导学生探索出了解的另一种方法,三是暗示了班里的学生,对于任何一位同学的学习、探索的结论,要多分析、思考,不要盲目地判错。
  或许,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上述六种力中的一种力就足之够矣。但是,如果教师能同时具有上述六种力,对教师自己来说,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希望广大教师加强这六种力的修炼。
  
  (责任编辑 汪天然)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教师要有“六种力”





上一篇:用科学发展观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上网
下一篇:以环境建设搭建高等院校德育基础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5 19: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5

帖子

528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8
发表于 2022-3-12 15: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体化电大平台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96

帖子

53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94
发表于 2022-3-13 14: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财经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3

帖子

52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25
发表于 2022-3-14 08: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网考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