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高中学生有效学习动力机制的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559|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85
发表于 2020-8-15 16: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在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立足年级管理层面,从影响高中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技能因素和情感因素等主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建立目标体系、引起内部需要、强化内外条件、创设活动条件等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动力机制,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优化高中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本教育;有效学习;动力机制
  
  1生本教育理论
  “生本教育理论”是近几年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是以“一切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1为理念的教育体系,它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最大资源;学生的成长主要是靠自身的学习活动,诉诸自身生命之力量,去发展和丰富美好的自我。郭思乐教授认为老师教书就相当于农民种田:如果种田的时候只依靠农民自己而不尊重和发挥秧苗的生命力量,采取越来越密的插秧办法,结果是十分辛苦但不能获得高产。反之,如果采用抛秧的办法,依靠秧苗自身的生命力,又省力,又能实现“秧好一半禾”2。因此,他主张教学过程要以尊重学生的内部自然规律为前提,形成良好的动力体系,发展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高中学生成长需要的现状分析
   需要引起学习的动机。据马斯洛的五种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多方面的。当学生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在知、情、意、行、信等方面表现出来。下面就仅结合上学期的调查3结果,从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动力因素的情感层面等加以分析,因为认知层面主要为学生认知内驱力4方面的表现,而情感因素主要为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方面的表现。调查表示:①约30%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升学或找一个稳定的高收入工作,40%是为了赢得同学们的好评,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实理个人理想,15%是为了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希望,而振兴中华报效社会不到12%。②学生对于课外活动、文艺体育、实验技能课程以及多媒体网络文化、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课程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对核心文化课程兴趣、态度一般,缺乏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其中东莞中学初中部的学生(约占五分之一)表现明显;③在小组合作学习或宿舍共同生活中表现出较明显的自私、自我、自主意识,真诚合作、共同分享的精神较差;④考前、考时、考中都会出现考试焦虑,有的担心成绩不好影响班级荣誉等(这一点女生表现明显),出现为了减肥不吃早餐,引发肠胃不适的现象。
  3探索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动力机制
  3.1建立目标体系,激发学习成就动力。
  ①明确人生目标,志存高远。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更有效。年级提出“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的理念,确立“自主、和谐、创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培养“感恩、自信、文明、博雅、健康 ”的一中人为目标,形成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 共同的愿景使教师和学生产生一种向往、追求的意识和倾向,这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动力。
  ②自主管理阶段目标,调适提高。年级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通过学习成绩跟综曲线和学习任务达成评价表,自主进行调整阶段目标。
  ③用心经营每周目标,追求绩效。自信心是学生高飞的翅膀。在学习中,简单的作业比复杂的作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年级倡导以考代练,并通过学情教育、控制任务量、限制训练时间、降低难度等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数学学科曾两度降低难度、采取分步分类训练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克服学数学的恐惧心理。
  3.2引起内部需要,转移学习认知动力。
  ①开展活动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年级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对过程真实、成果显著、方法独创的研究作品,年级安排课时进行PPT交流和黑板展示,促使学生转换角色,产生同理心。
  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级拥有一大批深受学生喜爱、富有经验和人格魅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创设问情境,活跃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③开展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需求。针对本届学生特点,年级开展,聚焦中间,关注两头的策略,开展个别化教育和集中培优,使学生获得应掌握知能,形成成功体验。
  3.3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有效动力。
  ①规范学习行为,习得成长中的生存法则和学习习惯。郭教授提出的生本理论,既强调教育教学行为遵循学生本体发展的内在动力,“秧好一半禾”.同时也强调,施以田间管理,除草除虫、灌溉、施肥、松土,充分利用阳光雨露等外部资源,保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因此,依靠学生自主制定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可以首先使学生产生一种限制感和知情同意。学生在规章制度的限制下活动,产生一种被动性内驱力,它使学生觉醒律已意识,产生一种遵守规章制度的自然性需要,进一步转化为维护本班、本人荣誉的需要。
  ②接纳、尊重、欣赏、少批评,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赞美,摧动学生再次起飞的力量。年级通过级会和板报、《一米阳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考试、学会思考,并大加鼓励、定期总结,及时表扬在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学业品质等方面优秀的学生。
  ③利用适度焦虑和挫折转化为心理动力。适度压力是勇往直前的动力之源。学习和飞行一样,并非一路顺风,飞机逆风起飞,可以在较小地速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来流速度,这样就能获得较大的升力!定期举行学业考试和常规检查,强化分数意识和扣分意识,将学生置于逆境和适度紧张状态,经过多次的考试焦虑和考后挫折训练,可以体验到在应付困难和复杂局面中得到的成功快乐,变阻力为动力。
  ④利用性别差异和性别吸引,形成自我提高驱动力。中学生最重要的交往对象是同学,异性同学的看法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发展。其中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他人(同学、老师和家长等)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发挥性别优势,可以形成互相学习的动力资源。
  3.4创设活动条件,提升学习附属动力。
  ①搭建个性化平台,发挥榜样标杆的吸引力。
  塞内加说:“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年级开展长达一个学期的创“明星个人”、“明星宿舍”、“明星干部”、“明星班级”活动,大力表扬一批德才兼备、文明有礼、兴趣爱好健康的学生。
  ②营造平等互动氛围,促进学生家长沟通。针对家庭教育滞后现象,年级利用两次家长会开展课题式调查、专题式学习、主题式活动等家校一体方式。学生与家长一起做问卷、一起研读、一起做游戏,不断习得“生存、选择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家长理解、尊重的天籁之音。
  ③感恩是人的精神根基,是学业、事业和人生的引擎和驱动力。感恩励志教育是以帮助人们& uot;明伦理,扬美德,励心志& uot;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感恩发生快乐、催生成功、促进和谐。年级利用教师节、升旗、级会、班会、家长会,开展感恩父母(祖先)、教师、同学、自然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班级还不定期介绍科任及其它老师的典型事迹,提升老师的魅力,增强学生的附属内动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安微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
  [3]高一家长会调查问卷、作业情况调查、物理学习情况调查、期中随机问卷调查等资料。
  [4]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书中奥苏伯尔提出成就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数学课堂中“问”的艺术
下一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5 16: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31

帖子

559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96
发表于 2022-3-13 17: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开形考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