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对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探索

[复制链接]
查看: 1251|回复: 1

6万

主题

9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2780
发表于 2020-8-14 17: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程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但要促进学业上的进步,而且要推动人的潜能的开发;评价的功能不仅是甄别和选拔,而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教育、改进和提高,增强自信;评价的主体不再只是教师,还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认识到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在立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在新的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进行了探索:
  
  一、评价的“五化”
  
  (一)评价标准的具体化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我们可以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方面合并为“品德习惯”,这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标体系可从品德习惯、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五个纬度来建构,这五个纬度又可根据其涉及领域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应再列举出若干关键表现,突出阶段性和基础性。
  (二)评价内容的个性化
  由于不同年段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要求,即使是相同年龄段的每个学生在相同领域发展依然存在水平差异,因此,评价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还要关注学生年龄段的差异和同年龄段内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预留一定空间。
  (三)评价实施的动态化
  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只是期末时的一个环节,它必须贯穿于学生整个发展过程,从学期初的初评定目标,到阶段小目标的确立与评价、学期中的成长足迹展示、学期末的最终形成等级,要定期给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的空间,时刻激励学生自省、自律,避免学生只着眼阶段达标的短期效应现象,更立足于学生的长足发展,确保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四)评价方式的生动化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应采取学生熟悉的、活泼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评价的效果。
  (五)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班主任不应该拥有唯一的评判权,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班主任、学科教师等都应该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要努力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特别要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让学生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评价应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不同的主体可以拥有各自的评价权。如生活方式中的“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就应由家长为评价主体,而“乐于交流”中的“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和小伙伴说心里话”则由同伴为评价主体。
  
  二、具体事例
  
  (一)思想品德素质评价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加强与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科学文化素质评价
  对于上级规定开设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语文、数学学科每学期进行四次评价,其它学科进行三次。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期末考查,进行学期总评。
  (三)身体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评价
  身体心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而身体素质又分体育、卫生习惯和体育运动成绩两个方面,学校每天对学生的卫生检查,周周评比,大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定,坚持平等与发展性原则,在肯定学生外在行为的基础上,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以概括、升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新课程中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是一个高度开放并不断发展的问,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人们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我们还会继续探索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评价引导下,全面素质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迈向成功。让我们群策群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厂县陈府乡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中学英语教学的法宝
下一篇:如何学好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4 17: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