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叙事:“乱”的启示

[复制链接]
查看: 540|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79
发表于 2020-8-10 17: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案例描述
  《小青蛙》是小学一年级的一首二胡齐奏曲,这首民族乐曲生动地刻画了不畏风暴,勇敢而又活泼可爱的小青蛙形象。在欣赏这首乐曲之前,我用了一首儿歌来导入,“河边一群小青蛙,唱歌跳舞呱呱呱……”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跟着我读,“你们喜欢小青蛙吗?”“喜欢!”孩子们大声地回答着。“那你们能在黑板上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小青蛙吗?”“能”,孩子们一个个举起手来,争先恐后地上黑板“涂鸭”。瞬间,黑板上满是形色各异的“小青蛙”。画好后,他们在底下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的“作品”。看到他们的兴趣给引了起来,我便按下play键,放出了二胡齐奏曲《小青蛙》。音乐刚响起一会儿,突然间,只听班里出了名的“告状大王”喊了一声:“老师,XXX跑出来啦!”我一看,可不是,XXX正学着小青蛙的样子一蹦一跳地蹦向课室中间呢!再一看,不对啊,怎么那么多“小青蛙”在跳?原来调皮的小男孩们已按捺不住了,看到有人带头,都纷纷蹦跳起来,课室里顿时乱成一片。看到这种失控的情景,我有些恼火,真想制止他们,可脑中的教育观提醒我,发火是不明智的。于是我先关掉音乐,等他们停下来后,才微笑着问其中一只“小青蛙”,“你刚才扮演的小青蛙在干什么啊?”“老师,绿色的田野多漂亮啊,我在学小青蛙唱歌呢!”我心里一愣,是啊,怎么我没想到呢,差点就一声棒喝而把他们的想象力给抹杀了,忙赞扬道:“小青蛙,你刚才跳得真欢快!”经过他的提示,我也来了灵感,不再让他们死板地听音乐,“同学们,刚才你们表演了小青蛙在田野上玩耍的情景,现在天色渐渐暗下来,下起了毛毛细雨,这时的小青蛙又应该是怎样的呢?”闻言,小家伙们又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进来。在欢快的二胡声中,他们有的躲雨躲到了地板上,有的拿起书当荷叶撑,有的扮演小雨,课室里又乱成一片。看到这种场面,我又动起了脑筋:这样乱跳不是办法啊,干脆就利用小孩子的好胜心,让他们分小组合作,进行比赛吧。于是,我又重新提出了分小组合作,进行比赛,内容是自行设计“下大雨了”,“打雷了”,“天晴了”这三个场景的要求。哇,这下可乱透了,学生们四处找着小伙伴,叽叽喳喳地商量着。十五分钟后,各小组轮番登场了:扮雷电的“轰隆轰隆”叫,扮“大雨”的用力摇着身体来突出雨点的大,扮大公鸡的则扬起了头,在骄傲地“喔喔”叫……一个个都卖力地表演着,只恐怕输给别的小组。看着兴致勃勃的他们,我突然有个感触,这不是很好的创作吗?得叫“小青蛙剧场”了。
  反思和体会
  上完这堂欣赏课,我感触很大,原本是想引导他们来听的,没想到因几个调皮男生的“顽皮”,而令一堂常规的欣赏课变成了一堂生动的剧场。也许,你会发出疑问:“这哪像上课?乱糟糟的!”我却认为这是对常规教学观念的挑战。因为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一反过去上欣赏课兴趣索然雅味的现象,积极参与到音乐表现中来。他们或互相合作,或分开活动,创设了一幕幕情景,表达了自己的个人才智,发扬了自己的个性,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实践证明,这才是他们想要的课堂,一堂让他们兴趣盎然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学生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尊重并利用好学生的兴趣,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试想,如果在这节课上,看到他们已对乐曲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已情不自禁地通过扮演小青蛙表现出来,而我熟视雅睹,还要求他们坐整齐,再按照“解释乐曲―初听乐曲―复听乐曲”的老路走下去,或者我当时一声怒喝,用批评的眼光去看那几个不守纪律的“小青蛙”,我想,恐怕学生早已象打蔫的西瓜苗一样,对这堂课提不起任何劲头了。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态度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提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学生,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成长中的小朋友生性好奇、调皮、好动,他们听到好听的音乐会手舞足蹈,会情不自禁地想要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鼓励他们勇于表现自己,勇于尝试,这不也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吗?!我想,只要学生不是犯原则性的错误,那么老师完全可以宽容、谅解,适时去引导向好的方面转化。教师的宽容,象春风化雨润物细雅声,比暴风雨更见效。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雅拘雅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正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我们不能让孩子呆在呆板、僵化的环境里学习知识,不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塑造成同一个模样。教师要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这个世界,让他们成为那片属于自己的树叶,而不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那片最美的树叶,正如孩子们渴望扮成青蛙、雷电、荷叶、大公鸡等不同的造型一样,他们渴望成为自己。每个孩子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音乐又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在这个到处充满音符的世界里,他们自由地歌唱,自在地倘佯!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课“乱得好”,它扰乱了“中规中矩”的教育方式,扰乱了传统教育,带给了我们新课程、新课堂的冲击,而恰当的宽容又为这样的课“导航”,使学生们能够在释放情感、表现自我和充满兴趣的的创造活动中成长,在快乐中尽情地创造和挥洒个性。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东涌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思考与启示
下一篇:浅谈高中歌唱教学中合作能力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0 17: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0 17: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