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思考与启示

[复制链接]
查看: 577|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8
发表于 2020-8-10 18: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有新意的情境,如何创设有效性的课堂情境,值得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42-02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层出不穷,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公开课、观摩研讨课,为创设精彩的课堂效果,教师都要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地创设有新意的问情境,期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听课者的好评。在这些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确实充分挖掘了教学资源,创新地创设了一些情境,课堂教学既精彩也非常有效,极好地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新课程理念,这些有效情境的创设值得研究总结。但有些情境的创设则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性等方面留下了遗憾,盲目地为了创新而进行情境创设,全然没有把握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由此可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容易,而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却不易。笔者做了一些案例与课堂实践研究,总结和思考一些现象,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少了数学昧
  一味地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雅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出的情境生活气息冲淡了数学味,降低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
  案例l:9加几(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问题情境:(课件演示“9加几”运动会场上的主题图)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宽泛性,它把学生的思维放到了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符合学生的现实起点,具有一定吸引力。从理论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起点产生问题,可以提出有关的数字信息,也可以提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事实上,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从简单的人在干什么说开。当一个学生先提出有人在跑步时,由于从众、盲从心理的影响,其他学生就会抢着回答:我发现有人在喝饮料,有人在踢球……甚至有些学生会提出与数学雅关的很多发现。究其原因在于此问题情境缺乏思维定向,数学情境应当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出示课件演示主题图后,可启发:你能提出哪些可以计算的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情境既具有发散性,又能培养学生对所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升的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活动紧紧围绕“9加几”这一教学目标进行。可见,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处理好发散性与定向性的关系,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活动,把握好创设情境的数学味,别让学生迷了眼,课堂炸了锅。
  启示之一:充分挖掘创设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这些情境可以来源于儿童生活,也可以来自童话中,但却蕴含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背景的丰富资源。然而,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的想法还很天真,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而忽略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把握好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
  如,第二册第18页练习三有个情境是“老鹰捉小鸡游戏”,让学生根据图提供的条件和问题“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填算式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以故事引入,接着告诉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的这个游戏中有好多的数学问题呢!瞧!书上的扮演老鹰的小朋友正在想一个数学问题呢,她在想什么数学问题呢?”小朋友们积极地告诉我:“她在想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我会解决她的问题,12-5=1。”然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扮演老鹰的小朋友,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生1:“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 只,还有几只?”
  生2:“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8只,还有几只?”
  生3:& uot;12只小鸡,我如果捉住12只,还有几只?”
  生4:“有12只小鸡,1只鸡妈妈、1只老鹰,一共有多少小动物参加了这个游戏?”
  生5:“一共有14个小动物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个当鸡妈妈,1个当老鹰,有几只当小鸡?
  一幅图中,学生提出了好几个数学问题,列出了算式。教师充分挖掘情境题中蕴含的数学问题,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轻松又积极。
  二、“再创造”不是“还原创造”,有效的情境创设也需要考虑效率
  案例2:统计的初步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昕!
  师:那咱们先听个小故事。教师播放录音故事。大意是老虎、猴子、兔子、狐狸四大家族准备在美丽的大峡谷举办联欢会。负责接待的兔子小姐在高音喇叭里向大家报告到会人数的情况。“报,老虎大王到”“报,兔子先生到”……大会要为每个参加的小动物发纪念品,猴子大叔问狐狸小姐到会的每种动物各来了多少,可狐狸小姐没记录哇,她为这事犯愁呢……
  (故事结束,出示思考题:每种动物各来了多少只?师:大家能帮助狐狸小姐解决这个难题吗?注:这时已经用了1分钟。)
  经过学生的探索和四位学生的发言,大家认为需要再听一遍录音,并且把它记录下来。当学生觉得第二遍播放兔子小姐报告到会人员录音太快记不下来时,教师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五六个学生的汇报补充,从而得出采用分工合作,每人记一种动物,用“正”字作为记录的符号的结论。接下来播放第三遍录音……(注:这时已经用了11分钟)。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充分让他们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但只强调主体发展的自主性,就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像这样导课的问题情境创设就要花11分钟,就削弱了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体验。
  启示之二:创设有明确数学活动与思考方向的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的再创造需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这种经历不是还原,有的也不可能还原,数学课堂是个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知识来源也不一定是亲身经历。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根据知识的生成特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我在进行五年级《找规律》一课教学设计时,该设计怎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发的去思考、寻找规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并且考虑到教学内容、目标以及课堂效率,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案例3:找规律(排列顺序和规则)。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个男、女生快速记忆比赛,怎么样?准备,开始!
  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351,女生1 99。男生和女生齐答。师:好的,旗鼓相当,加大难度。电脑快速出题:男生11318213 4554 3,女生1 991 991 991 99。
  师:记完举手!(女生人数多)哎呀,男女人数悬殊咋这么大呢?女生说数字。女生:1 991 991 991 99。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检验男、女生记数内容)我宣布:女生以绝对优势获胜!
  男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 99,然后重复4次。
  师:有道理吗?委屈男同胞啦!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要靠记忆力,发现规律也很重要。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通过男、女生快速记忆比赛,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动因,为新知识的探究埋下伏笔,正所谓“课伊始,趣亦生”。简单的情境引起了学生愤悱的思考,他们在不平中进行了思维活动,积极有效的产生了在游戏活动中寻找规律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在这种情情境中始终高涨,较为圆满地达成了预期学习目的。
  总之,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创设情境教学时一定要依据教学目标,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要构建开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可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便于他们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学得更自觉、更轻松。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教育智慧,在用心中成就精彩
下一篇:教学叙事:“乱”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18: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