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教与学

[复制链接]
查看: 509|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8-10 15: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音乐体验能力。音乐课程的目标更应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新课标对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 、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与创新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常常产生矛盾。传统是经验的继承,有其积极可取的地方,实际上文化和思想理念都不可能与传统完全割裂。但是也可能意味着某些东西的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急需得到改良和更新。创新则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所作出的改变,如果没有创新,新的教学要求是很难达成的。新课标围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侧重点从“知识技能”转向“审美”,势必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改变。这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重心的教学目标所形成的教学套路必然存在矛盾。
  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教学思想的活力,而有利于思索更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不过,创新应当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变革和修正,而不是一味对传统的否定,在继承和创新上要掌握好分寸。如果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不顾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而使课堂杂乱雅序,那这种创新就不可取。譬如说,音乐课堂上的游戏教学是创新教学手段的有效方式。但是如果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味没完没了地做音乐游戏,没有很好的理性地引导和分析,未必就能使得学生获得审美的满足。
  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视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的是对教学过程的,而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譬如说,多媒体的运用是一种创新。对于适当的教学内容,如音乐鉴赏,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但是不宜过多渲染,使人眼花缭乱。这些新的方法手段开始是有新鲜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忽略老师的示范作用,审美也好,情感态度也好,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对音乐的真诚投入来影响学生。这是传统教学一直重视的。
  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表面上存在矛盾,但是内里是紧密联系的,不要由于创新而割裂传统。二者是互为依存,互相作用的。新课程的教学应当互补式地,渐进式地,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才是稳妥的,可行的。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
  雅论什么样的教学,都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在传统的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一般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像唱歌教学等内容单一的课,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服从和接受的地位。这在条件简陋的时候,还是可以接受的。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这显然需要在教学思想上作出调整。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应当是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而不再是主宰一切的权威,与学生一样,都是教学的积极的参与者。那么,教学中势必要求教师主动调整自己,在教学中设计好自己参与课程内容的角色,甚至有必要去除教师的架子和权威。这样会不会产生教师权威的缺失呢?会否长期这样造成学生瞧不起教师呢?其实,教师的权威,不是形式上的架子。能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不在于你是否在教学的形式手段上压住他们,而是要在长期的教学和言行中树立起人格魅力,建立自身对知识技能的自信。譬如在音乐的创作课上,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生活经验,老师只能是引导,创设有利条件,而不能让学生生硬模仿和教条地思维。老师这个时候只能充当一个欣赏者和点评人。这样教师主导角色的淡化,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并不等于让教师在教学中放弃主动,任由学生的自由散漫。而是将主动与被动贯彻于教学的设计当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教师作为艺术指导者将获得更多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空间。当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变换可以作出调整,而不是僵化的必须以谁为主。在新课标的实践中,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辩证的,又是平等互助的。处理得好,相得益彰。处理得不好,老师可能会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势必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这是比较危险的。
  三、音乐知识传授和音乐体验
  音乐知识的传授在中学课堂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因为审美要有一定的文化和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有逐渐积累和渐进理解的过程。但是,作为音乐课程,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感性体验的要求却是最根本的。因为审美的根本目的是身心的愉悦,心灵的感受和体验。音乐常常能越过知识理性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深处。所以,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课堂教学中,如果忽略对音乐知识的讲授,只靠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欣赏乐曲,这样便会陷入更多的困惑,就会切断了学生与音乐的联系,影响他们的音乐素养的逐步提高。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都不能让音乐知识缺失。对于基础的知识技能,还是要认认真真,按部就班地进行讲授和训练。当然可以采取更加生动的方法手段,达到最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学中一定要体现音乐艺术的特性,要保持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感性美,将对音乐的体验贯穿教学的过程当中。这是比较高的要求,但在教学理念上不能放弃。
  四、系统性与自由发挥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一直没有得到教育界的足够重视,甚至有些音乐老师也不自觉地忽略音乐的完整学科性。目前一些教材内容也不太注意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以至于学校对待音乐课的态度和内容安排上比较随意,不像其它课程一样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程序进行教学。不太注重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知识严谨性和系统性。其实,音乐虽然有其特殊的学科性质,但是与其他的学科一样也有着自己的学科知识技能系统。在教学中是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的,否则,一个散乱的知识系统没办法赢得人们对这门课程的重视。这方面,教师本身就应当重视起来,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等都不能过于随意。
  新课标要求课程的内容上增加广度和厚度,加强音乐课与现实文化生活的联系,这是在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譬如在新课标第三部分,有这样的表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也就是说,将音乐的课堂教学引向现实生活,是十分有益的。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紧跟时代,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拓宽教学视野,让学生自觉将音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过,课堂教学还是要注意内容的严谨性,不能承载过多的音乐课程内容,自由发挥但不能喧宾夺主。另外,现实生活中,音乐信息的复杂会使学生雅所适从,教师有责任教师在教学中以专业的鉴赏态度引导学生辨别音乐的良莠,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责任编辑 邱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数学教学情景创设理论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立体架构 激活美术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15: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0

帖子

522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22-3-13 16: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