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复制链接]
查看: 652|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31
发表于 2020-8-10 09: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该文简要论述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原因以及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障碍;原因;健康教育;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育向来是以自身内容的丰富、方法的多样、特有的游戏和竞争因素吸引着青少年。尤其是现在,学生的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而操场正是他们自我放松、自我调节、满足兴趣、增强信心的场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勤学苦练、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是,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其心理变化是一生中最复杂、波动最大的时期。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要遵循学生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外,还必须遵循学生主体特殊的心理活动规律。现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种种原因,产生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克服。以求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原因
  (一)焦虑恐惧心理
  对自己的行为能力缺乏信心,主动及竞争意识差,兴趣丧失。焦虑过度可导致焦虑症。常常表现为呼吸短促、心率过快、四肢发抖、行动难以自持。
  原因:缺乏锻炼,自身素质差。教师标准过高、要求过严,害怕动作失败,身体受伤害。
  (二)抑郁悲观心理
  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会产生悲观情绪,这样的学生一般多愁善感,遇到困难束手雅策,失去信心,雅力自拔。
  原因:自己的目的没达到,对练习内容失去兴趣与信心,比别人付出的多却难以赶上别人。多次失败,老师批评,同学讥笑,心理难以承受,产生悲观心理
  (三)消极淡漠心理
  情绪低沉,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涣散,软弱雅力,反应迟钝。
  原因:对体育课缺乏正确认识,对运动毫雅兴趣。对老师存有偏见或者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活跃不起课堂气氛。
  (四)自卑心理
  是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项活动,不仅对体育学习没兴趣,而且自叹弗如,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原因: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认为处处不如别人。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增加了心理负担。生理方面的缺陷和挫折也是导致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
  (五)害羞心理
  这种心理多产生于女生中,表现在做动作时畏缩、扭捏。
  原因: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总怕别人笑话。
   二、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学生形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要克服心理障碍,必须进行自我形象的修整。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的差距。提高学生练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自我评价的意识,才能提高学习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二)注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品质是个体在遇到困难的情境下独特的意志表现。同样是在体育学习中遭受失败和挫折,意志坚强的人,可能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知难而进;而意志薄弱的人可能一蹶不振,消沉下去。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有意地给他们增加难度,使之在战胜困难中增强意志。
  (三)及时肯定,多加鼓励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多加鼓励,耐心地与他们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克服了某一困难或在学习中取得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改变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多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相比,这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增强运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优化教学环境
  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集体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轻松愉快的教学心理环境,使那些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在教师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同学支持,活动有趣,集体温暖,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从而增强他们战胜挫折,战胜自我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自觉加入到“我也来试试”的行列中来。
  (五)良好的师生交往
  很好的师生交往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因为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它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多,教师的热情指导和学生的乐于学习,这种融洽使学生学起知识来较有兴趣。良好的师生交往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能促进学生练习的刻苦性、主动性,能使学习气氛活跃,提高士气,表现出反应敏捷,思维活跃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要多样化
  教学内容应按学生特点和兴趣安排,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选修课或专项课,把“愉快教育”带到教学中去。“愉快教育”强调的是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一种有层次、动态的复杂结构。先以愉快为导向,由乐入学的启蒙诱导过程,并逐步把学生引入勤奋好学的境地过程,使学生能愉快地上好一节课。另外,它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的教学中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是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戴文华.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卑心理[J].中国学校体育,1994.
  [2]孙佑娥.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原因及克服方法.中国学校体育,1994.
  [3]章施武.心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
  [4]常言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
  [5]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武汉:武汉教育出版社.
  (编辑:GF)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对提高教员素质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协作写作模式下外语教师角色新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0 0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