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复制链接]
查看: 547|回复: 4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692
发表于 2020-8-8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隐性课程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隐性课程自身特点,结合高职学生现状,从完善制度优化学校整体育人环境、教育者人格魅力作用、丰富校园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等方面阐述隐形课程建设作用。
  关键词:隐性课程 高职学生 隐性课程建设作用
  1 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课程,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文化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包括阳光体育、大型活动、兴趣小组等,实践课程包括社会调查、学生会、团委等学生团体组织的自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隐性课程隐形课程包括除上述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也称潜在课程(atent curriculum)或隐蔽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
  隐性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隐形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雅意识性的辨证统一,有一定的暗示性。隐性课程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关于道德、审美、观念、文化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各类事物或者活动中去,从而能够影响教育学生。
  第二,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形式灵活多样,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隐性课程是受教育者雅意识的接受学习的行为,在各种环境中因地制宜,非形式化,非结构化的参与隐性课程教育,给受教育者深刻的过程感受,或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间接性、雅意识性和持久性,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隐性课程主要以间接、潜在等不明显的方式,通过雅意识心理反映机制来对学生产生影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雅声”之感,但是其影响效果是长久的,稳定的,乃至终生的。而受教育者进入角色的过程也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特点
  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面向基层和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结合高职院校多年来的学生管理工作,归纳一下得出以下几点:
  2.1 高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困难大;学习习惯与方法欠佳,对某些专业性比较有难度的课程会有厌学心理;因为学习力较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感到迷茫等。
  2.2 高职院校学生在行为方面通常存在自卑心理较重,但自尊心又极强,比较矛盾;价值观和审美观有偏差的问;自我控制力较差,意志薄弱,上网成瘾等坏习惯难以改变;生活自理能力弱,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差;青春期情感关注度高,但对异性交往行为方面有偏差;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重等。
  2.3 高职院校与学生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教育关系平衡发生了改变,学生因缴费上学,学生与学院的关系变换成了消费者与提供消费者的关系,学生摆上消费者顾客的位置。
  2.4 高职院校综合大专生有体育、美术、音乐等专业的特长,他们较热衷于参与校园各类的文化活动,对于科技竞赛、网络文化、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有一定的兴趣,加上职业学生文化课按排量相对本科院校较轻,有更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3 隐性课程建设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生成才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必然要求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造就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性,以培养新型人才为基准,这是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学生培养之路。正因为如此,隐性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它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结合隐性课程的特点,要从完善制度优化学校整体育人环境、发挥教育者人格作用、重视学习过程、丰富校园活动等四个方面有目标有计划地建设隐性课程,使隐性课程的目标真正实现。
  3.1 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学校整体育人环境
  校园内的规则制度,是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管理思想与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在高职院校,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塑造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格。
  3.2 教育者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教育者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育者通过自身良好的形象和行为,去教育人、感染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教师态度、情感、品格的渗透。因此,隐性课程建设时,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让教师给学生树立各方面的良好形象,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各方面知识,并有所感知与领悟。
  3.3 丰富校园活动,打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隐性课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它能够吸引高职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具有深远的影响。校园活动中的隐性课程的建设,资源丰富:一是鼓励高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组织策划能力、交际沟通能力、责任意识等多方面能力;二是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成立研究学习型小组,有专业教师指导开展专业研究交流活动,参加各类专业性比赛,完善学分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以及组织社团,培养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四是开展文化传承类活动,发挥隐性课程的潜在教育作用,在校内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挖掘周边自然、社会、人文资源,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构筑传统精神人格;五是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校园广播、电视台、学生刊物等有效传播途径,构筑全员共建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对身在其中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隐性课程以其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虽然它不像显性课程那样表现得有形有声,但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感悟文化精神,沐浴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建设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隐性课程具有潜在、间接等复杂性,以上的探讨与实践只是初步的,隐性课程如何有效实施,增强教育效果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阳海燕.通识教育视野中的高校隐性文化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 (03)责任编辑夏焕堂.
  [2]向世见.当前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及教育[J].职教论坛,2005,(14).
  [3]葛为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本质与德育的职业精神建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 ,(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学生公寓教育管理一体化研究
下一篇:高职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思想工作浅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8 21: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8 2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27

帖子

51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40
发表于 2022-3-13 08: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0

帖子

54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2
发表于 2022-3-13 15: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开形考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