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查看: 564|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1
发表于 2020-8-8 15: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1世纪的先进管理理论之一。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使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已经成为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运用,特别是如何将我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立成学习型党组织就显得是尤为紧迫和重要。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 高校基层党组织 学习型党支部
  1 时代背景
  19 8年,美国著名学者、教育家赫钦斯所著《学习社会》中提出学习型社会的理念。他认为:我们的社会应发展为学习化的社会,即“应是以学习、自我实现、个性发展为目标的社会。”
  19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前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方法和首要目标。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了关于“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2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斯特教授在系统动力学原理基础上首先提出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博士在其基础上加以完善并写出著名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在这本被誉为“21世纪管理的圣经”中彼得・圣吉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所必要的的“五项修炼”,即: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这一理论受到了普遍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实践之中。
  美国学者马恰德(Mar uadt)指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戴维・A・加尔文(Garvin)认为:“一个善于创造、获取和转化知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体现新知识与新见解的组织。”尽管众多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雅论哪种流派都强调组织内部竞争力的开发与培养,着眼于使组织内部形成竞争中的某种优势。学习能力是学习型组织参与世界竞争的
  基石,也是所有学习型组织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具有一种共性特
  点。
  根据彼得・圣吉、马恰德等学者的论述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指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主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创新知识的组织。通过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
  3 高校基层党组织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意义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条例》明确指出,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是学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因此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
  设工作能力,不断开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
  义。
  3.1 以共同愿景为目标,通过增进交流和沟通,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成员责任感和凝聚力。共同愿景是学习型组织全体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达到成功,组织成员必须拥有共同的愿景。让每个成员认识到个人对于组织的重要性,让他们具有责任意识。
  3.2 以团队学习为基础,改善基层党组织的知识架构促进知识更新,为组织发展提供动力。在组织内部不仅要提倡个人学习,更要依靠团队学习。团队学习不仅有利于团队成员知识结构的更新,而且有利于团队成员的成长;提升组织成员的业务水平。团队学习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生命力;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推上新阶段。
  3.3 以改善心智模式为核心,不断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理念,与时俱进。思维决定行为,一成不变的传统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必须加以改善,使之与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相适应。所以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尤为重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改善思维模式,调整对策,才能永葆生机,提高战斗力。
  3.4 以自我超越为动力,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自我超越是指一个人总是能认清自己真正的愿望,为了实现愿望而集中精力,培养必要的耐心,并能客观地观察现实,这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用创造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一方面,提高个人的能力,挖掘内心向上的欲望和潜能,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生活;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成长,学会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使生命活得更有意义。这是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最高追求和价值体现。
  3.5 以系统思考为方法,保证学习型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活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实力的提升。系统思考是全局性的大局观,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及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建构”和“解构”的思维能力。要求各成员学会整体思考,避免片面性,学会动态思考,避免静态化;学会本质思考,避免表面化。系统思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融入到高校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和各层人员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效能。
  4 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建设高校基层党组织
  4.1 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基层党组织的扁平化。普通的组织通常是金字塔式的,而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则是扁平的,即从最上的决策层到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拥有充分的自决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从而形成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优化组织结构,保证上下级的沟通顺畅,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更快速和准确的体会上层党组织的决策思想,上层党组织也能准确了解基层党组织的动态,吸取第一线的营养。只有这样,高校基层组织内部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才能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
  4.2 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者的引导、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引导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服务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通过学习和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使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够提高创新思维和决策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新,使高校基层党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
  4.3 建立学习制度,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氛围。在建立了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内部制定出符合实际又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并保证有效实施。在组织内强调“终身学习”,即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其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自主管理”是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通过自主管理,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自己选择伙伴组成团队,选定改革和进取的目标,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原因。通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最后检查效果并评定总结。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能形成共同愿景,能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加高校基层党组织快速应变、创造未来的能量。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得艺术和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1.
  [2]冯奎.“学习型组织”理论评析[J].经济管理,1999,(12).
  注:本文为2010年武汉科技大学基层党建创新项目“高校学院机关党支部创建学习型管理团队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0B13)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社区全民健身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一人一事思想教育方法的再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8 15: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8 15: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17

帖子

52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75
发表于 2022-3-13 0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南开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