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470|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68
发表于 2020-8-7 09: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高校贫困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贫困生分类、目前贫困生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建立全面的帮扶措施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当前高校贫困生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贫困生教育;经济困难生;双困生
  
  高校贫困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普及化的纵深发展和高校收费制度的全面执行,经济困难生群体日益凸显,其绝对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  .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1.21%,较之往年都有所提高。针对此种情况,国家每年都会拿出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资助经济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眼下,我国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那么对于具体承担教育任务的各高校来讲,贫困生的教育与帮扶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形势下,探索建立一套能够激发贫困生源动力的帮扶系统是摆在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
  
  一、高校贫困生类型及其特点
  
  经济贫困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最基本特征。导致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家庭突遭变故由富转贫、家庭缺少劳动力一直贫困、身处落后地区生产力低下等。在诸多贫困生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一的经济贫困型学生,另外一种则是经济思想双困生。
  (一)单一经济贫困型
  根据贫困情况可以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单一经济贫困学生只是在经济上匮乏,但是在思想和心理上却是非常富有的。他们没有屈从与经济贫困的现实,没有因为贫困而显得畏缩与自卑。恰恰相反,自强不息是他们的最基本的思想状态,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不懈地奋斗。他们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并且能够积极地融入周围环境、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社会工作。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贫困生往往在心理与生存技能上较之同龄人更为成熟一些。在身边同学有困难的时候,这类学生往往能够以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其加以思想上地开导和激励,在生活上却又像哥哥姐姐那样对其加以照顾。单一经济贫困类型的大学生往往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他们那种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往往成为同学中的标杆和榜样。
  (二)经济心理双困生
  这类学生由于自身在经济和物质方面的落后于匮乏,容易对自己产生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对个体的得失荣辱产生过于强烈的心理体验。敏感、偏激和自卑往往与他们联系起来。他们中的有些人会为自己的贫困而感到耻辱,图虚荣、好攀比,在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者是境遇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不服气、嫉妒、甚至是不满于社会的消极情绪。也有一些学生则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长期郁郁寡欢的不良心境,如果又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容易在成抑郁、孤僻、消沉的心理。
  
  二、高校贫困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从新生入学到大学毕业,可以说从国家到学校覆盖体系逐步全面,例如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入学后有国家助学贷款,今年的学习过程中国家还给提供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和各个高校也有相应配套的奖学金及助学金资助困难大学生求学。但是绝对数量的增多并不能完全的满足贫困大学生的需要,由于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每年也在不间断的增长,因此关于各类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还是相当激烈的。
  此外,重经济资助轻心理帮扶也是目前存在于各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在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潜意识中往往认为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是对他们的最大帮助,很少与贫困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层面的交流与辅导。殊不知由于经济方面的困难,贫困生往往面临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上的迷茫。我们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往往也是从一般的教育经验出发,采取填鸭灌输式的说服教育,针对性较差。相对来讲,贫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他们更需要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解决思想上与心理上的困惑,走出迷茫。
  
  三、全方位完善帮扶措施
  
  (一)继续加大贫困生经济支持力度,拓展社会资助渠道
  虽然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高校贫困生的人数也是在不断增多的。此外,只针对贫困生的奖学金虽然单笔额度较大,但毕竟是品学兼优的极少数学生能够争取到的,对于绝大多数贫困生来讲,助学金才更具有普遍性,但其金额却在眼下的高校生活中却又显得那么的不够。
  另一方面,单纯的依靠国家力量显然不够,拓展社会资助渠道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有很多社会知名人士、成功企业家、学者设立了专门的基金来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也有很多高校得到了本校较有成就的校友资金支持,设立了助学金。积极拓展这方面的资助渠道,不仅能够减轻国家的负担,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还能有助于提高社会的责任感和公益感。
  (二)分析贫困生类型,加强贫困生帮扶工作的针对性
  对于单一经济贫困型大学生,我们基本上只采取经济上的支持就可以了;对于经济心理双困生,我们不仅需要在经济上对其进行援助,更要加大心理干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艰苦而繁杂,虽然大多数教师对贫困生充满关爱并真情帮助,但由于精力的限制很难照顾到大多数贫困生。以辅导员为骨干的学生工作队伍完全可以依赖班主任和以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为代表的班主任助理,建立起多层级的双困生心理辅导队伍。
  (三)建立贫困生社团,创造条件积极融入环境
  所谓贫困生社团是指完全由贫困生组成的社团。由于相似家庭经济背景,社团内部的成员将会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心理共鸣,并由此会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在社会交往方面,个体贫困生往往会因为胆怯和自卑望而却步。在社团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以团体身份出现的贫困生们可以将上述负面心理降到最低。此外社团负责老师也可通过对社团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指导,达到以点带面的贫困生教育效果。
  (四)增加校内勤工俭学岗位,拓展自我帮扶途径
  相对于贫困生的数量而言,目前各高校的勤工助学岗位也是尤为匮乏。在读期间很多贫困生想通过勤工助学来实现改善自己境遇,虽然勤工俭学金是有限的,但是这种形式本身确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援助,更重要的在于它是贫困生通过自己劳动换取来的。这个事情的本身促使贫困生被动的接受资助转变为主动地寻求“自助”。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同时它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帆.典型教育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模式中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2]黄雅燕.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5).
  [3]李鹏昊.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贫困生教育工作探析[J].教学研究,20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梁漱溟父亲的放任教育
下一篇:甘肃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7 09: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7 09: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87

帖子

52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31
发表于 2022-3-13 01: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电大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