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化工分离技术网上在线形考任务作业非免费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 43|回复: 0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525
发表于 2024-2-24 0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化工分离技术形考任务一答案


1. 分离过程可以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过程两大类,萃取是机械分离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2. 利用萃取操作可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

A. 正确

B. 错误

3. 分配系数K值越大,对萃取越有利。

A. 正确

B. 错误

4. 萃取温度越低萃取效果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5. 结晶过程中形成的晶体越小越容易过滤。

A. 正确

B. 错误

6. (   )是工业中常采用的结晶过程。

A. 溶液结晶

B. 熔融结晶

C. 升华结晶

D. 沉淀结晶

7. 溶剂萃取分离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间的(   )的差异,使目标物质与基体物质相互分离的方法。

A. 化学性质

B. 熔点

C. 分配系数

D. 物理性质

8. 以(   )作流动相,直接从固体(粉末)或液体样品中萃取目标物质的分离方法称为超临界流体萃取(简称SFE)。

A. 液体

B. 超临界流体

C.  固体

D. 临界流体

9. 分离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组分离,另一种是(  )分离。

A. 多组分相互分离

B. 单一分离

C. 特定组分分离

D. 部分分离

10. 微胶囊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机械法、聚合反应法、(   )几种方法。

A. 相分离法

B. 化学分离法

C. 反应分离法

D. 生物反应法

11. 按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分离方法分为物理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   )几大类。

A. 机械分离

B. 传质分离

C. 反应分离

D. 化学分离法

12. 蒸发分离过程的分离原理,是利用(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A. 物质沸点

B. 相对挥发度

C. 吸附平衡

D. 溶解度

13. 蒸馏分离过程的分离原理,是利用(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A. 物质沸点

B. 相对挥发度

C. 吸附平衡

D. 溶解度

14. 萃取分离过程的分离原理,是利用(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A. 物质沸点

B. 相对挥发度

C. 吸附平衡

D. 溶解度

15. 单一分离包括(  )、特定组分分离和部分分离等几种主要形式。

A. 多组分相互分离

B. 特定组分分离

C. 组分离

D. 族分离

16. 溶剂萃取新技术有哪几种?(  )

A. 液相微萃取

B. 微波辅助溶剂萃取

C. 加速溶剂萃取

D. 胶团萃取

E. 反胶团萃取

17. 晶体具有的特点是(  )。

A. 具有 一定的几何外形

B. 具有各向异性

C. 具有一定的熔点

D. 具有一定沸点

18. 影响反胶团萃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A.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B. 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C. 水相pH值

D. 离子强度

E. 温度

19. (  )是结晶过程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A. 饱和度

B. 溶解度

C. 平衡溶解度

D. 过饱和度

20. 防止离子结晶的方法有(  )。

A. 氮封

B. 降温

C. 加压

D. 稀释

21. 实现溶液过饱和的方法不包括(  )。

A. 冷却

B. 蒸发

C. 化学反应

D. 加热

22. 多数膜分离过程在(   )下进行。

A. 常压

B. 高压

C. 高温

D. 常温

23. 膜分离过程一般不发生(    ),属于速率分离过程。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相变

D. 物理和化学变化

24. 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     )。

A. 膜材料

B. 分离膜

C. 膜分离设备

D. 膜组件

25. 反渗透是以(   )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A. 压力差

B. 浓度差

C. 电位差

D. 化学反应

化工分离技术形考任务二答案


1. 结晶点就是冰点.

A. 正确

B. 错误

2. 浓硫酸的结晶温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A. 正确

B. 错误

3. 圆管式膜组件单位体积的过滤面积比较大。

A. 正确

B. 错误

4. 膜的渗透通量下降是膜污染的标志。

A. 正确

B. 错误

5. 一般来说只要膜与料液及溶质的稳定性允许,就应尽量选择较高的操作温度进行膜分离。

A. 正确

B. 错误

6. 超滤的重过滤操作工艺流程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

A. 正确

B. 错误

7. 纳米膜过滤是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的膜分离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8. 渗析是以(    )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A. 浓度差

B. 压力差

C. 电位差

D. 化学反应

9. 洗脱体积是指将溶质从柱中洗出时所通过的(  )体积。

A. 溶剂

B. 固定相

C. 溶液

D. 流动相

10. 电渗析所用的膜为(   )。

A. 复合膜

B. 多孔膜

C. 离子交换膜

D. 液膜

11. 超滤的操作方式常采用(  )操作。

A. 重过滤

B. 逆流

C. 并流

D. 错流

12. 防止极化现象的有效方法是控制电渗析器在(    )以下操作。

A. 极限电流

B. 极限电压

C. 临界电流

D. 临界电压

13. 离子交换膜是电渗析器的关键部件,对离子交换膜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   )是衡量膜性能的主要指标。

A. 化学稳定性

B. 选择透过性

C. 膜电阻

D. 机械强度

14. 一般来说超滤所用的膜是(  )。

A. 非对称膜

B. 对称膜

C. 复合膜

D. 均质膜

15. 纳滤膜为多孔性的,其平均孔径为( )nm。

A. 1

B. 2

C. 3

D. 4

16. 液膜分离所用的膜是(  )。

A. 多孔膜

B. 复合膜

C. 液膜

D. 离子交换膜

17. 气体膜分离是以()为推动力的分离过程。

A. 压力差

B. 浓度差

C. 电位差

D. 化学反应

18. 膜蒸馏所选用的膜是()。

A. 致密膜

B. 疏水微孔膜

C. 多孔膜

D. 亲水微孔膜

19. 溶质在色谱柱(纸或板)中的移动可以用阻滞因数或 (   )来表征。

A. 洗脱温度  

B. 洗脱压力

C. 洗脱体积

D. 比移值

20. 阻滞因数Rf  是指色谱系统中(   )的移动速率和流动相(即Kd=0的物质)的移动速率之比。  

A. 溶液

B. 溶剂

C. 溶质

D. 固定相

21. 按照聚合物膜的结构与作用特点,可将膜分为:(   )。

A. 致密膜

B. 微孔膜

C. 非对称膜

D. 复合膜

E. 离子交换膜

22. 反渗透过程常见的工艺流程有:(  )

A. 二级一段连续式

B. 一级一段连续式

C. 一级一段循环式

D. 一级多段连续式

E. 一级多段循环式

23. 影响超滤渗透通量的因素有:(  )。

A. 操作压力

B. 流量

C. 料液流速

D. 温度

E. 截留液浓度

24. 无机膜包括:(  )。

A. 陶瓷膜

B. 橡胶态膜

C. 玻璃膜

D. 金属膜

E. 分子筛膜

25. 膜分离兼有哪些功能?(  )

A. 分离

B. 浓缩

C. 纯化

D. 精制

化工分离技术形考任务三答案


1. 吸附色谱法的分离基础是“吸附”-“解吸”-“吸附”的交替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2. 薄层色谱点样时要在薄层板一端约2cm处用铅笔画出起始线。

A. 正确

B. 错误

3. 在反相色谱法中,疏水性组分移动慢而亲水性组分移动快。

A. 正确

B. 错误

4. 一般而言,应先使用极性最小的溶剂做洗脱剂。

A. 正确

B. 错误

5. 色谱分离用凝胶一般不溶于水,具有优良的分子筛功能。

A. 正确

B. 错误

6. 薄层色谱法是以适宜的(  )均匀涂布于平面载体上,点样,然后以合适的溶剂展开,达到分离、鉴定和定量的目的。

A. 流动相

B. 固定相

C. 固体

D. 溶质

7. (  ) 选择是薄层色谱能否达到理想分离的关键。

A. 溶剂

B. 固定相

C. 展开剂

D. 吸附剂

8. 薄层色谱中,理想的分离是指所有组分区带的Rf值在(  )之间,清晰集中并达到最佳分离度。

A. 0.1~0.7

B. 0.2~0.8

C. 0.4~0.6

D. 0.2~0.9

9. 薄层色谱中,点样时将样品用低沸点溶剂配成( )的溶液。

A. 1%~10%

B. 1%~8% 

C. 1%~5%

D. 1%~3%

10. 柱色谱中, 吸附剂的质量通常应是被分离样品质量的( )倍。

A. 25~30

B. 20~25

C. 25~35

D. 15~25

11. 柱色谱中,所用色谱柱径高比(直径与高度之比)应大约为(    )。

A. 1:5

B. 1:10

C. 1:15

D. 1:20

12. 柱色谱中,色谱层的展开首先使用(  )的溶剂做洗脱剂,使最容易脱附的组分分离。

A. 极性最小

B. 极性最大

C. 活性最大

D. 活性最小

13. 下列常用超临界流体在相同压力下溶解能力最强的是()。

A. 乙烷

B. 二氧化碳

C. 氧化亚氮

D. 三氟甲烷

14. 样品通过色谱柱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

D. 随机

15. 常用柱色谱硅胶在()之间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

A. 200-400目

B. 100-200目

C. 100-300目

D. 100-400目

16. 湿法装柱中充入洗脱液至柱体积的()。

A. 1/4-1/3

B. 1/3-1/2

C. 1/2-3/4

D. 3/4-1

17. 以下哪种气体不可以作为起像素噗的流动相?()

A. 氦气

B. 二氧化碳

C. 氢气

D. 氧气

18. 物理吸附是以(  )相互吸引的。

A. 库仑力  

B. 重力

C. 分子力

D. 离子间力

19. 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约为(  )m2/g。

A. 200~1200

B. 300~1300

C. 300~1200

D. 300~1400

20. 氧化铝的水合物(以三水合物为主)最适宜的活化温度为(  )。

A. 250~550℃

B. 250~500℃

C. 300~500℃

D. 200~500℃

21. 分子筛的孔径为(  )nm。

A. 0.3~0.9

B. 0.3~1.1

C. 0.3~1.0

D. 0.2~1.0

22. 根据分离机理,色谱分离法可以分为:(  )。

A. 吸附色谱法

B. 分配色谱法

C. 离子交换色谱法

D. 凝胶色谱法

E. 纸色谱法

23. 薄层分配色谱的支持剂为:(   )。

A. 氧化铝

B. 硅胶

C. 纤维素

D. 硅藻土

E. 碳酸钙

24. 根据固定相的形状,色谱分离法可以分为:(  )。

A. 柱色谱法

B. 纸色谱法

C. 薄层(板)色谱法

D. 凝胶色谱法

E. 旋转薄层色谱法

25. 常用的通用型薄层色谱显色剂有:(  )。

A. 硫酸

B. 0.05%高锰酸钾溶液

C. 酸性重铬酸钾试剂

D. 5%磷钼酸乙醇溶液

E. 盐酸

化工分离技术形考任务四答案


1. 有吸附作用的固体成为吸附质,蓄积在固体表面上的物质成为吸附剂。

A. 正确

B. 错误

2. 吸附剂的选择性越好,越有利于吸附分离。

A. 正确

B. 错误

3. 化学吸附属于库仑力引起的吸附,这种吸附力比范德华力大得多。

A. 正确

B. 错误

4. 硅胶主要用于气体干燥、气体吸收、液体脱水、色层分析,但不可用作催化剂。

A. 正确

B. 错误

5. 离子交换树脂总是选择高价的反离子。

A. 正确

B. 错误

6. 膜分离过程中超滤所用的膜为(  )。

A. 多孔膜

B. 非对称性膜

C. 离子交换膜

D. 液膜

7. 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  )m2/g。

A. 400~1000

B. 600~1200

C. 500~1000

D. 600~1000

8. 离子交换剂是一种带有可交换( )的不溶性固体。

A. 离子

B. 原子

C. 分子

D. 电子

9. 移动床离子交换设备树脂用量少,只为固定床的(  )。

A. 20%

B. 15%

C. 30%

D. 25%

10. 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剂有(  )。

A. 酸性白土 

B. 硅胶

C. 分子筛

D. 酸性白土、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分子筛

11. 离子交换剂分为(   )两大类。

A. 天然的、人造的

B. 无机质、有机质

C. 人造的、合成的

D. 天然的、合成的

12. 据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强弱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强酸性的、(   )、强碱性的、弱碱性的。

A. 中等酸性的

B. 弱酸性的

C. 中等碱性的 

D. 中性的

13. 以下成分中()不是酸性白土的化学成分。

A. 二氧化硅

B. 三氧化二铝

C. 三氧化二铁

D. 碳酸钙

14. 以下不属于细胞分离工艺流程涉及的分离操作是()。

A. 沉降

B. 离心

C. 过滤

D. 加热

15. 液氮洗涤一氧化碳是(  )过程。

A. 化学

B. 物理

C. 吸收

D. 吸附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工业上常用的解吸方法(  )。

A. 加压解吸

B. 加热解吸

C. 在惰性气体中解吸

D. 精馏

17. 治理二氧化硫废气,一般采用(  )法。

A. 催化

B. 吸收

C. 燃烧

D. 转化

18. 选择适宜的( )是吸收分离高效而又经济的主要因素。

A. 溶剂

B. 溶质

C. 催化剂

D. 吸收塔

19. 单一分离包括(    )。

A. 多组分相互分离

B. 特定组分分离

C. 组分离

D. 部分分离

20. 按分离原理,分离方法分为:(   )几大类。

A. 物理化学分离法

B. 机械分离

C. 传质分离

D. 化学分离法

E. 反应分离

21. 气相色谱的进样量与(    )因素有关。

A. 色谱柱的分离能力

B. 选择性

C. 非极性

D. 极性

E. 组分分离时间

22. 按照可交换的反离子是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离子交换树脂分为(  )几类。

A. 阳离子交换树脂  

B. 弱极性树脂

C. 阴离子交换树脂

D. 极性树脂

E. 强极性树脂

23. 工业上常用的吸附剂有(  )。

A. 酸性白土

B. 活性炭

C. 活性氧化铝

D. 硅胶

E. 分子筛

24. 根据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强弱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分为: (  )。

A. 强酸性的

B. 弱酸性的

C. 强碱性的

D. 弱碱性的

E. 中性的

25. 新型生物分离工艺主要有哪些?(   )

A. 纳米膜过滤技术

B. 泡沫分离技术

C. 色层分离技术

D. 离子交换分离技术

E. 吸附分离技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盐化工生产技术网上在线形考任务作业非免费参考答案
下一篇: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应用化学基础网上在线形考任务作业非免费参考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