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放置引流589例临床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 863|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664
发表于 2020-7-25 16: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中放置引流的利弊,以明确放置引流的指征。方法:将589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和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术后发热天数、住院天数,并观察引流组的术后引流量。结果:引流和非引流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51%,9. 5%;腹腔脓肿为2.31%,4.02%;肠粘连为8.33%,3.22%,住院天数分别平均为9.33d,8.01d,发热天数为4.2d,4.4d。结论: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中放置引流与否不能绝对化,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阑尾严重坏疽,腹腔感染严重,残端闭合不可靠等情况应放置引流。
【关键词】: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引流
  中图分类号:R 5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1)03-0329-03
  
  我院1994年1月至2010年12月年共收治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589例,其中置管引流21 例,米置管引流313例,现将两组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1.1未引流组本组共313例,其中男219例,女154例;年龄3~81岁,平均38岁;发病距手术时间小于12 h  8例,12~3  h 23 例,3  h以上 9例。
  1.1.2引流组
  本组共21 例,其中男139例,女11例;年龄5~18岁,平均3 岁;发病距手术叫‘间小于12 h 49例,12~3  h  4例,3  h以上103例。
  
  1.2术前处理
  术前一般常规应用哌拉西林或头孢哌酮半量加灭滴灵静脉点滴。
  
  1.3术中处理
  1.3.1未置引流管组脓液清除313例手术进入腹腔后用吸引器洗净脓液,切除阑尾包埋,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5 例使用灭滴灵冲洗;然后用湿纱布将腹腔液体吸干净,直到没有液体存留为止。
  1.3.2引流组脓液清除
  处理方法同未置引流组,共21 例。
  1.3.3切口处理两组切口处理方法相同,即腹膜连续外翻缝合,双氧水或灭滴灵泡切口3min。
  
  1.4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
  术后继续使用哌拉西林或头孢哌酮加甲硝唑静滴抗炎,或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1.5术后引流组引流情况观察
  24~3  h引流量20~50 ml 121例,50~100 m1 8例,100 ml以上21例。
  
  1.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O软件,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发生率用x2检验,住院天数和术后发热天数用t检验,以P0.05,差异雅统计学意义。②两组腹腔脓肿发生率经卡方检验,x2=1.214 ,P=0.02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肠梗阻发生率经卡方检验,P=0.00 <0.01,差异有显著意义。④两组住院天数t检验,P=0.0 8>0.05,差异雅统计学意义。⑤两组术后发热天数t检验,P=0.559>0.05,差异雅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中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各家意见不一。一种认为放置腹腔引流管对预防切口感染及减少脓毒血症、腹腔脓肿等起重要作用,并有利于观察术后肠漏、出血等并发症。蔡永利等认为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有多种原因,应通过综合措施,包括放置引流等来降低切口感染率。但也有相反意见,Bertram P等通过动物实验提出标准外科手术中腹腔预防性引流可以导致肠粘连和其它并发症。张建明等认为放置引流明显增加切口感染率及肠粘连的发生率,穿孔性阑尾炎术后不需要常规放置引流。我们通过对两组病例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术后发热天数、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引流量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3.1切口感染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未引流组切口感染3 例,感染率9. 5%;引流组切口感染25例,感染率为11.51%,均与一般文献报道的切口感染率相当,虽然引流组稍高,但两组切口感染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有:①引流组往往阑尾病理改变严重,腹腔感染严重积脓较多,增加了感染的机会。②引流管太靠近手术切口,引流液的污染,引流口感染等容易波及切口。③由于血块堵塞,炎症包裹,引流管扭曲受压打折等原因,术后引流不通畅而失去作用。本组有 1例术后12h引流少于50ml,其中13例出现切口感染。复习文献报道,认为术中置引流管导致切口感染增加的主要原因还有:①引流管从切口引出;②引流管很快堵塞,增加逆行感染机会等。从本组看,没有1例引流管从切口脱出。由于大多数引流管在术后48h引流量少于20ml后拔除,因此相对于由于置引流管而造成的逆行感染来说,利大于弊。所以,引流组并没有明显增加切口感染率。
  
  3.2引流情况
  近10多年来,我们所做的阑尾炎手术雅1例出现术后大出血、肠漏,其关键在于阑尾处理正确,系膜血管结扎可靠。说明以引流管观察术后出血和肠漏的意义已经不大。但是本组资料显示引流术后引流液包括积脓、渗血、渗液,121例3 h内引流量在50ml以下, 8例在50~100ml,最多达330ml。同时,术后3 h内引流量大于50ml的有95例,占43.98%,说明了术后引流的作用,同时,手术时腹腔冲洗不彻底也是造成术后引流液较多的原因。
  
  3.3术后肠粘连梗阻
  术后3个月有症状肠粘连返院就诊,引流组发生率为8.33%,未引流组为3.22%,引流组腹腔肠粘连发生率明显要高,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意义。笔者在再次手术的病例中发现,腹腔引流处基本都有粘连,分离粘连后可看到有粗糙的疤痕面,可能因引流管的异物刺激,腹腔引流口在拔管后一时难以合拢,愈合而成为一粗糙面或缺损,增加粘连机会。MullerSA等通过大量病例也证实腹腔引流管作为异物刺激肠道和腹腔而致肠粘连。
  
  3.4术后腹腔脓肿
  术后腹腔脓肿未引流组15例,4.02%;引流组5例,2.31%,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尽管术中尽量冲洗腹腔,但由于切口较小,很多术者甚至认为切口越小越好;而腹腔脓液往往广泛积于肠间、盆腔、髂窝等,彻底清除腹盆腔脓液是不可能的,而且术后腹腔还有惯性的渗出。所以严重感染、积脓较多的患者术后置引流是有必要的,可以明显减少腹腔脓肿的发生。尚现章等也认为腹腔引流可以减少术后腹腔脓肿的形成。
  
  3.5住院天数和术后发热
  引流组平均住院9.33d,非引流组平均住院8.01d。术后发热天数能反映患者术后感染延续的时间,引流组平均4.2d,非引流组平均4.4d。两者t检验P值均大于0.05,差异雅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不能简单绝对化。引流组腹腔脓肿发生率较低,而肠梗阻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和住院天数相差不大。因此,我们认为对于阑尾坏疽严重、腹腔感染严重、积脓较多、残端处理不可靠时放置引流管有积极的意义。否则,雅须引流。当然不放置引流,要求外科医生有一定的经验,操作熟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格的雅菌操作,术中尽量将腹腔内各处的积液积脓清除干净,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如此,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编辑: 高莉丽  英文编辑: 郑明慈]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测血压,别忘了看脉压
下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对PICC带管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25 16: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25 16: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