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搞定”城市病

[复制链接]
查看: 931|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493
发表于 2020-7-24 15: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市病如山倒,但并非绝症,一众专家开出了自己的药方,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第一招:产业分流
  汪玉凯(中国行政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许多城市在规划上,没有合理进行产业布局,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在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周围没有卫星城来分散城市压力。以前集中在大城市的一些产业,现在完全应该调整到中小城市去,弥补县域经济的历史欠账。大城市要用产业淘汰的方式来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的是大量低端的劳动力,已经不再适合大城市,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更适合在大城市集中。如果大城市能够提高注册企业的门槛,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问
  杨开忠(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城市病的一个表现就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以北京为例,最近一些年,北京每年增加55万人口,这就意味着,北京每年增加一个大城市的人口。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我们的创新转型驱动受到了阻力,我们的经济不得不靠劳动力的增加获取,产业的转移是唯一解决之道。
  
  第二招:城乡统筹
  汪玉凯(中国行政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均衡,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而中小城市欠账太多,人们不得不涌向大城市。也就是说资源过度集中的直接后果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再雅法负荷过多人口。
  倪虹(住房和建设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相应发展变化的,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逆城市化”现象在发达国家很普遍,往往出现在城镇人口超过10%以后,这也是缓解“城市病”、实现城乡统筹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单向城镇化制度,只能农民进城。耕地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既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又要满足城镇化发展的用地硬约束,在城镇化率即将达到50%的时刻,开始探索研究双向的城镇化战略,这样的制度安排,以城乡统筹的方式,科学合理地配置城乡资源,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使我国的城镇化快速时期所带来的比较优势,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肖金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目前的大城市出现了大城市病,与小城镇发展规模不够大有关,因此要重视中小城市的发展,中小城市具有要素成本低、空间结构比较合理、产业集群与城市分工,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分工还没有实现,需要政策方面的配合。
  
  第三招:准确定位
  吕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忽视城镇发展规律,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承受能力,提出不切实际的城市发展目标,这才是造成“城市病”的根源所在。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思路要转变,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城市发展要人性化,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要有清晰的文脉。城市规划要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城市规划要有科学性,要有大智慧,坚持由远及近、由大及小,不搞形象工程;城市建设要讲社会性和群众性,要为市民服务。
  袁昕(北京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二线城市更要正确定位,能不能更良性的发展,对他们来讲还是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减少个别人、少数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决策者不等于专家,“一言堂”式的决策虽然可以对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但我们还是要找到既可提高效率,又能反应各方面意见的途径。
  
  第四招:低碳发展
  王玉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要预防城市病,应该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把建低碳城市作为重要的目标。第一步,城市要确定低碳的目标,这既是政治意愿,也是市民的一种追求,是大家共同的愿望。要确定发展低碳城市,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减排目标。第二步,要根据目标对城市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一些关键的问题,然后考虑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可行方法。比如说能源结构要不要调整?城市的能源主要靠什么?是靠煤,还是靠天然气、靠油、靠电等?比如说交通,需要采取一些什么办法才能解决交通拥堵、污染排放高的问题?第三步,要整合或者创新一些政策或者制度,包括一些法律。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来约束和引导城市的建设及各个方面的发展。第四步,要制定城市明确的减排行动方案。第五步,要建立一种机制和指标,监测方案的实施过程,对于其行动效果进行评估,并与可执行的奖惩制度结合起来,不断修正和改进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罗亚蒙(中国城市管理协会会长):宜居的标准有很多,但根据学术界普遍的观点,城市是否宜居,有一条“红线”:环境承载力。为避免城市病,应实施更严格的产业与人口准入、土地用途的管制、以及节能降耗减排的标准,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第五招:提升竞争力
  杨开忠(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已成为了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全球竞争的焦点,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兴衰。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大主题底下还提出了五个副主题,“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经济和谐发展、科技时代和谐生活、社区细胞和谐运作、城市乡村和谐互动”,这些提法很好,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同时还体现在文化内涵,科技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
  张文忠(中国科学院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副主任):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总结国际许多特大型城市规划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城市规划应当完善周边区域功能,尽量减少职住分离现象,减少“钟摆式”通勤;城市规划应当疏散主城区功能,尽量减少人流、物流在中心城区的高度集中;应当按照人口比例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高品质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竞争力。
  
  正如北京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袁昕所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不能头痛医头,就事论事,要通盘考虑城市发展、功能布局。”城市身体有恙,不可能快刀斩乱麻,要逐步、逐渐地改良。人们可能还要耐心面对。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五招“搞定”城市病





上一篇:院前急救酷似脑卒中低血糖症4 例分析
下一篇:浅谈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护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24 15: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4 15: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