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 0例临床疗效观察

[复制链接]
查看: 766|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12
发表于 2020-7-24 13: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对喂养困难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 0例喂养困难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治疗组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和金双歧(0.5g口服,2次/天)联合应用,对照组给予相同体重剂量的红霉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胃肠道耐受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缓解腹胀、呕吐、胃潴留等症状及体重的增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较单独应用红霉素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胃肠道动力、促进吸收、提高喂养耐受性。
  【关键词】早产儿;婴儿;喂养困难;红霉素;金双歧
  【中图分类号】R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55(2011)12-03 9-01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一直是早产儿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临床上常规给予静脉营养来补充热量和蛋白质,但长期的静脉营养可能会造成胆汁淤积、代谢性骨病、感染、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因此如何改善胃肠道功能、尽早提高喂养耐受性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热点问之一, 其中有关红霉素的研究大都证实了其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有效性。本研究以此为基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试图证实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较单独应用红霉素治疗更有利于改善胃肠道动力、促进吸收、提高喂养的耐受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 0例喂养困难的单纯早产儿,胎龄均为32-34周,且均为适于胎龄儿,并不伴有其它疾病如围产期窒息、肺炎、败血症、贫血等。用黄瑛新生儿喂养困难诊断标准:(1)频繁呕吐,每日超过3次以上;(2)奶量不增加或减少持续3天以上;(3)胃潴留,潴留量大于前次喂奶量的1/3或24小时胃残余奶量超过喂养总奶量的1/4;(4)腹胀;(5)排除先天性胃肠畸形,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1.2 实验组:将同时期符合研究条件的早产儿30例随机分入实验组。给以红霉素3~5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金双歧0.5g口服,2次/天,疗程为3-5天。
  1.1.3 对照组:将同时期符合研究条件的早产儿3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给予红霉素3~5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5天。
  1.1.4 一般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保温、静脉营养、光疗等治疗方法。
  1.2 调查方法与资料分析:入选对象为32-34周单纯早产儿,均为适于胎龄儿,不伴有基础疾病,以去除混杂因素影响。用黄瑛新生儿喂养困难的诊断标准。疗效判定分为 有效:腹胀、胃潴留、呕吐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雅效:以上症状、体征雅改变。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资料性质,进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
  2 结果
  2004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新生儿共 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病例有效28例,雅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20例,雅效10例,总有效率  .1%(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 .  1,p0.010)。
  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红霉素和金双歧联合应用较单独红霉素治疗更为有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胃肠蠕动功能的不成熟性,其中小肠蠕动功能和3相肌移动复合波尤其发育不完全,易造成早产儿胃潴留、腹胀、呕吐等情况。红霉素做为一种非肽类胃动素受体激动剂,通过与胃动素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胃动素可以启动消化间期3相肌移动复合波的活动,上调胃肠蠕动性,刺激餐后胃部肌肉的收缩和胃的排空。红霉素可以促进内源性胃动素的释放,刺激消化道的胆碱能神经,促进消化道钙离子的释放和肌肉的收缩,从而促进胃肠蠕动。红霉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呈量效关系,小剂量可诱发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动力;大剂量可致胃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恶心、呕吐。因此我们干预剂量选在3~5mg/kg/d的小剂量。在应用时采取静脉给药的方法,符合临床新生儿用药习惯,方法简便,医疗费用低。目前有关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研究多种多样,其中有些干预剂量为小剂量〖1〗,有些通过口服给药,有些通过静脉给药,但诸多的研究结果均证实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性。本研究以此为基础,通过在应用红霉素的基础上添加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进行干预,证实红霉素和金双歧联合治疗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更加有效。微生态制剂可以定义为〖2〗存在于正常、健康、足月新生儿消化道中的活的、雅致病性的细菌。研究表明〖3〗,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主要的肠道菌群,而对于人工喂养儿,情况并非如此,在这些新生儿中以大肠杆菌、肠球菌和类杆菌属为肠道内主要的定植菌群。对于消化道发育不成熟的早产儿更容易受异常定植菌的影响,从而引发疾病。经口喂养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这种异常的消化道定植菌。因此人们推测,给早产儿应用这种微生态制剂可以抑制肠道致病菌的过度生长。有人提出〖4〗,给早产儿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肠道喂养、减少NEC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其理论基础在于正常肠道菌群可以与异常菌群竞争肠道内的结合位点,从而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营养。金双歧为一种微生态制剂,其中包括双岐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是三种重要的肠道正常菌,其中双岐杆菌是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本研究通过口服金双歧进行干预,表明对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红霉素联合金双歧治疗更加有效。然而,有关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的影响作用仍在探索中,其中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于微生态制剂在早产儿这种特殊群体中的应用仍需要进一步大规模、大样本、多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Mohammadizadeh M, Ghazinour M, Iranpour R.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oral erythromycin to improve enteral feeding tolerance in preterm infant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singapore Med J 2010; 51(12) : 952-95  
  [2] Bell EF. Preventing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hat works and how safe? Pediatrics.2005;115(1):113-114
  [3] Harmsen HM, Wildeboer-veloo AC, Raangs.GC, et al. Analysis of intestinal .ora development in breast-fed and formula-fed infants. by using molecular identi.c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0;30(1): 1-  1
  [4] Millar M, Wilks M, Costeloe K. Probiotics for preterm infants.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03;88(5):F354 -3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益宫颗粒治疗育龄期功血9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24 13: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4 13: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